已故物理学家大卫‧派恩(David Pines)1965 年预测称为“派恩之恶魔”(Pines′ Demon)的重要量子现象,伊利诺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物理学家 Peter Abbamonte 偶然在名为钌酸锶(Strontium Ruthenate,Sr2RuO4)的新型超导材料发现此现象,代表首次在化学平衡三维金属辨识到。
这是个意外发现,研究团队是 2018 年观察到这激发态,但花了好一段时间才弄清楚是什么,结果证明就是派恩预测的恶魔模式。这其实是种电浆子(在一群电子波动的离散波单位),电浆子描述为量子的类比,类似古典气体的声音。“派恩之恶魔”预计会在许多现象扮演重要角色,如特定类型半金属转变和超导体性质,所以这研究对材料物理学有极重要的意义。研究发表于《自然》期刊。
派恩将这种电浆子命名为“恶魔”是为了纪念提出“麦克斯韦之恶魔”(Maxwell′s Demon)的英国物理学家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麦克斯韦之恶魔”是一种独特的电子运动。
电浆子已在二维金属发现并广泛研究,由于呈电中性,并不与光耦合,很难检测到,新型钌酸锶超导材料遂登场。低温时这种材料表现为超导体,较高温变得有点奇怪,是所谓的坏金属(bad metal),这个时候表现性质就不一定会像期望。
比声子快但比表面电浆子慢,与既有已知准粒子不同的准粒子
物理学家 Ali Husain(论文作者之一,当时任职伊利诺大学,现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领导的团队表示,这也是辨识恶魔的绝佳选项,有三个嵌套电子能带,其中两个与 1956 年最初恶魔概念有相似对照。
Husain 使用电子能谱仪(electron spectroscopy)研究钌酸锶时,资料发现一些看起来像准粒子(quasiparticle)的东西,亦即一种表现得像粒子的集体激发。虽然已有相当多已知准粒子,但研究员发现的与已知准粒子任一个都不匹配,对音学声子(acoustic phonon)来说太快了,对表面电浆子(surface plasmon)又太慢了。
后续种种分析显示,最有可能就是派恩提出的恶魔;且团队甚至能复制检测。专门针对特性的研究也提出一些问题,如阻尼效应(damping effect)比预期小,并不同电子能带有奇怪的电洞。
随着“派恩之恶魔”有可能在超导体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相关研究时机也更成熟,研究员认为,其他多能带金属可能是研究议题、观察在一系列情境下的行为如何变化的绝佳目标,且可使用电子显微镜扫描以研究更高解析度。
!评论内容需包含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