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solved Mysteries
当前位置: 未解之谜网 > 动物世界 > 白令海牛为何会灭绝?

白令海牛为何会灭绝?

2016-7-16 未解之谜网

18世纪上半叶,俄国曾经多次派出探险船队,探索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交界海岸。为了纪念当年探险队的指挥官维托斯·白令,如今世界地图上的许多地区都以他的名字命名,比如白令海、白令海峡、白令岛等等,有一些当地的动物也被冠以“白令”之名。

不到300年前,白令岛的附近海域生活着一种珍稀的巨型海牛,它被称为“白令海牛”,又叫“斯泰勒海牛”。仅仅在被欧洲人科学发现27年之后,白令海牛,这种体长超过8米,体重可达10吨的巨兽就从地球上永远的消失了。谁能想到,这种海洋哺乳动物的灭绝竟与一场意外的海难密切相关。

43a7d933c895d143fc894b9a73f082025baf078f

白令海牛

1741年11月,维托斯·白令率领的探险队在返航途中遭遇风暴,船只“圣彼得号”在一座无人岛上触礁遇难,近百名船员被困于这个与世隔绝的小岛上(后名为白令岛)。这个小岛的纬度接近北极圈,时值严冬,气候酷寒。很多船员在饥寒交迫和坏血病的折磨中相继死去,指挥官维托斯·白令也在当年的12月去世了。从此之后,随船的德国博物学家威廉·斯泰勒担负起指挥官的责任,他带领其他船员一面寻找食物和御寒物资以求熬过冬季,一面设法用圣彼得号的船体残骸建成新船。

船员们在近海发现了海獭、海狗、白令鸬鹚等各种动物,而其中一种全身黑褐色,体型巨大的海牛是所有人都未曾见过的。这种海牛的皮肤就像干枯的老树皮,那隆起的、浑圆的背部就像翻覆的船底。它以柔韧的海草为食,嘴里却没有牙齿。斯泰勒在航海日志中记录到:“那种海牛的体长超过7米,腰围超过6米。估计岛的周围大概有2000头。在海岸全线,特别是河流的入海口,海草茂盛的地方四季都能见到它们。捕获一头海牛大约能得到3吨的脂肪和肉”。

对于几十名被困孤岛的海员来说,海牛肉无疑是食物来源之一。除了肉食,海牛的脂肪还可以用作灯油照明,奶水能够直接饮用或者制成黄油。海牛皮还被制成衣服、鞋子、皮带,甚至船只的防护层。可以说,这些人能够度过寒冬,以至于后来成功逃出小岛,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白令海牛的存在。

次年8月,船员们乘坐建好的新船顺利返回出发的港口,白令海牛和其他动物的故事口耳相传,迅速流传开来。出于对肉、脂肪和毛皮的需求,无数猎人和毛皮商人涌向白令岛及其周边海域,疯狂的偷猎开始了。对于猎人来说,要捕获白令海牛并不困难。这种海牛行动迟缓,似乎不会潜水,对人类没有戒心。面对鱼枪、鱼叉,它没有有效的自卫方法。更可悲的是,它们有聚集成群救助受伤同伴的习性。这种习性往往被猎人利用,进而引发成群的屠杀。一些猎人杀死白令海牛后,由于搬运不便,索性把海牛的尸体扔在海中,等待波浪和潮汐推其上岸。众多的海牛尸体被白白浪费,成了海草的养料。

白令海牛想象图

1768年,斯泰勒的旧同僚伊万·波波夫前往白令岛,返航后报告称,“大海牛还剩下两三头,都杀了。”——这就是关于白令海牛这一物种最后的记录。虽然此后多次有人声称见到了像是白令海牛的动物,但人们始终没有找到确切的证据。

曾有观点认为,白令岛周边的海獭遭到滥捕,数量大幅下降是白令海牛灭绝的主要原因。因为海獭的主食是海胆,而海胆又以藻类为食。失去天敌后海胆数量骤增,可能导致白令海牛遭受饥饿之苦。但新的研究表明,对于白令海牛这种在科学发现之初就已经数量稀少的动物来说,人为捕杀确实是造成其快速灭绝的最主要原因。

至1768年,被科学发现仅27年后,白令海牛宣告灭绝。

 

参考文献:

Modelling the extinction of Steller's sea cow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1617197

 

Стеллерова корова

https://ru.wikipedia.org/wiki/%D0%A1%D1%82%D0%B5%D0%BB%D0%BB%D0%B5%D1%80%D0%BE%D0%B2%D0%B0_%D0%BA%D0%BE%D1%80%D0%BE%D0%B2%D0%B0

 

ステラーカイギュウ

https://ja.wikipedia.org/wiki/%E3%82%B9%E3%83%86%E3%83%A9%E3%83%BC%E3%82%AB%E3%82%A4%E3%82%AE%E3%83%A5%E3%82%A6

 

Steller's sea cow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teller%27s_sea_cow

共有525阅 / 0我要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吧返回顶部

!评论内容需包含中文


请勾选本项再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