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环球解密(点击复制)微信
当前位置: 未解之谜网 > 历史故事 > 香妃之“香”究竟是什么香?大多数人都误会了

香妃之“香”究竟是什么香?大多数人都误会了

2016-8-8 未解之谜网

香妃之“香”究竟是什么香?大多数人都误会了

香妃之“香”究竟是什么香?大多数人都误会了

香妃故事众所皆知,不过,“香妃”是否真有其人、真有其事,却仍有诸多的疑问。首先,所谓“香妃”之“香”,究竟是指什么呢?有人说,这是“体有异香”,但人体毕竟不同于麝鹿,因而这种“香”其实也可能是一种特殊的狐臭,或因为经常食用牛羊肉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膻味,只是这种体味并不让人讨厌。

而第二种说法为,“香妃”之“香”并非来自体内,而是因为经常洗“花草浴”、“牛奶浴”或经常抹一些具有特殊香气的高级脂粉。由此,自然散发出一种引人注意、沁人心脾的香味,这也是极有可能。

还有另一种说法是,所谓“香妃”之“香”,很可能是一种望文生义的解释,只是因为“香妃”长得美、秀色可餐,故美其名曰“香妃”。总之,各种说法很多,也无法定论,不过,若是追根朔源的话,香妃之传说还真是由“香冢”而起。

“香妃”之“香”,民间有三种说法。

“香妃”之“香”,民间有三种说法。

光绪十八年(1892年),曾随左宗棠西征的湖南人萧雄在其退职后着有《西疆杂述诗》,其中卷四有一首名为《香娘娘庙》,曰:“庙貌巍峨水绕廊,纷纷女伴谒香娘。抒诚泣捧金蟾锁,密祷心中愿未偿。”

在该诗附录中,萧雄进一步写到:“香娘娘,乾隆年间喀什噶尔人,降生不凡,体有香气,性真笃,因恋母,归没于家。”萧雄诗文未言“香妃”而是“香娘娘”,不过香妃的第一个要素出来了,即“体有香气”。

因为“香妃”之香,《香妃事略》中提到乾隆特开浴德堂“为『香妃』沐浴之所”,不过这恐怕是望文生义了。所谓“浴德”,出自《礼记.儒行》,原文为“儒有澡身而浴德”,意在修身养性、以德自清,与沐浴并无相干。更何况,浴德堂远在武英殿西,香妃怎么可能从外朝宫殿群中招摇而过,跑到距离后宫数里之遥的浴德堂去洗澡呢?这让文武百官作何感想。

不过这一切误会,却是由一次展览而引起。

不过这一切误会,却是由一次展览而引起。

而这一切误会,都是由一次展览而引起。1914年,故宫古物于沈阳故宫和承德避暑山庄调来一批文物展览,其中,有一幅名为“香妃戎装像”的油画陈列于浴德堂后,像中人为一“外罩铠甲、内着红装,佩剑挺立、英姿飒爽”的年轻女子,而画像下附有这样一则《香妃事略》。

《香妃事略》云:“香妃者,回部王妃也,美姿色,生而体有异香,不假熏沐,国人号之曰『香妃』。或有称其美于中土者。清高宗闻之,西师之役,嘱将军兆惠一穷其异。回疆既平,兆惠果生得『香妃』,致之京师。帝命于西内建宝月楼(原注:即今之新华门)居之。楼外建回营,毳幕韦鞲,具如西域式。又武英殿之西浴德堂,仿土耳其式建筑,相传亦为『香妃』沐浴之所。盖帝欲藉种种以取悦其意,而稍杀其思乡之念也......”

有趣的是,古物陈列所在《香妃事略》结尾处还不忘告诉观众:“原本现悬浴德堂,系郎世宁手笔”。不过,这幅画究竟是不是郎世宁的手笔,目前仍是个未知数。

共有518阅 / 0我要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吧返回顶部

!评论内容需包含中文


请勾选本项再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