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捐赠粪便的新闻引起热议。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公开招募25岁以下、身体健康、三个月内未使用过抗生素的志愿者,并且承诺,每次成功捐赠可获取200元的补助。那么,粪便捐赠有什么用呢?这要从肠道菌群开始说起。
刚出生的婴儿,其肠道是洁净的,完全没有细菌。之后,随着婴儿进食等活动,环境中的细菌通过口腔进入消化道。有的细菌“一经而过”,也有的细菌最终在胃部和肠部定居下来。对于后一种,我们称之为常住菌。
以大肠为例,大肠内寄居着500多种细菌,囊括50多个属。其中,双歧杆菌属、类杆菌属、消化链球菌属占到了肠道总菌量的99%。[1]这些细菌一方面会死亡或脱落,随粪便排出体外,另一方面也会繁殖、重新定居,还会因饮食、年龄、生活习惯等,产生波动,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常住菌对于维持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细菌在肠道定植,会对免疫系统产生刺激,对于婴幼儿,这种刺激有利于促进免疫系统发育,对于成年人,则能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
其次,肠道的总面积有限,常住菌“盖好房子”,其他入侵细菌就没有了立足之地。常住菌不仅可以通过生存竞争,抢占代谢、繁殖所需要的养分,恶化入侵病原体的生活环境,而且,可以产生抗菌物质和杀菌素,杀死病原体。有学者发现,在正常情况下,需要10万个鼠伤寒杆菌才能令小鼠感染伤寒,假如先用链霉素抑制鼠的肠道菌群,则仅需10个鼠伤寒杆菌活菌就能引起小鼠死亡。[2]
再次,肠道菌群还可以合成多种维生素,生产许多生物酶,参与糖、脂、蛋白质这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间接对人体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正因为肠道菌群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一旦肠道菌群失调,就有可能引起疾病;倘若某种疾病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必然加重病情、延长病程、乃至治好又犯,不断反复。
以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C. difficile infection,CDI)为例,近年来 ,CDI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都呈显著增高趋势。难辨梭状芽孢杆菌过度生长可以导致肠道微生态失衡,临床上常出现腹泻、伪膜性肠炎等症状。传统上,常用抗生素治疗CDI。但是,随着细菌耐药性的增加,疗效日益不佳,复发率在15%~26%之间。在这种情况下,有学者提出了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的概念。从健康人群的粪便之中,通过搅拌、过滤、离心等手段,得到几乎无色无味的粪菌液;再通过鼻胃管、鼻空肠管、胃镜、结肠镜、灌肠等途径,将菌液输送至病人体内。希望这些正常的菌群能够重新在病人体内定值,恢复患者肠道的微生态,令患者重获健康。
综合多方面的研究看,粪菌移植的有效率较高,如Anderson等学者的综述显示,粪菌移植可以使63%的患者出现临床缓解,76%的患者可以停用炎症性肠病药物,并且消化系统的症状减少;而副作用则减低,一般仅出现发热、腹部压痛等轻微症状。[3]
当然在目前,粪菌移植还处于实验、研究阶段,长期随访资料、大规模对照研究较少。所以,诸位读者如果条件合适,不妨去捐献粪便试试,既能帮助科研,令患者受益,又能获取一定的金钱和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 吴仲文, 李兰娟, 马伟杭, 等. 肠道菌群正常参考值的检测[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1, 13(6): 314-315.
2. 尹军霞, 林德荣. 肠道菌群与疾病[J]. 生物学通报, 2004, 39(3): 26-28.
3. 杨云生, 王子恺. 粪菌移植的研究进展[J]. 胃肠病学, 2014, 19(1): 1-5.
!评论内容需包含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