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solved Mysteries
当前位置: 未解之谜网 > 技术创新 > 全球最大天眼成了热门景点

全球最大天眼成了热门景点

2016-10-8 未解之谜网

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绿水村的大窝凼,偏远幽静,原是一片天坑,经过五年半施工,一个直径500米的银灰色“巨碗”顺利建成,4450块镜面拼成30个足球场大的接收面积,气势恢宏,在它巨大的身下,是郁郁葱葱的南国草木。无论站在角度看,这只天眼都有着一种令人震撼的美感。国庆前夕,巨型天眼FAST首次睁开,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整体完工并投入试运行。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 是国内有史以来最大的天文工程,总投资近12亿。

FAST的观测原理是通过反射面来接收宇宙中由天体物质的能量所发射出来的电磁波,从而进行分析。由于FAST实在太灵敏,任何一小点地面上产生的电磁波它都能接收到,选址贵州大山里就是让FAST尽量远离人为产生的电磁波干扰。为了这个目标,当地已将FAST周边五公里半径的核心区设为电子宁静区,搬迁走1700多户居民,关闭移动基站,并出台地方性法规保证该区域电磁环境的纯净。

不过,FAST声名远播,虽然周边居民搬走不少,但远道而来想一睹其风采的人为数不少。从开建时起,就有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涌入FAST所在的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这座只有30多万人口的小县城,变得热闹异常。这段时间正值国庆假期,街上的人更陡然增加很多。

在平塘,当地人称呼FAST为“天坑”或者“大射电”,头一种称呼形容了它的形状,而后一种则更有“文化”。无论是哪一种称呼,凡是外地人提到FAST,当地人总会遥指向大山深处,那里距县城有一百多公里。

在前往“天坑”的路上,一幢幢新建筑拔地而起,与周围的低矮民房相比突兀异常,它们中既有政府牵头建设的“天文科普旅游文化园”,也有私人投资的星级酒店。克度镇的“天城度假酒店”装修考究,经营者老邓原先做建材生意,后来瞄准商机做起了酒店生意。“毕竟天坑就那么一个,外面的人过来了还要有吃有玩。”

走在当地尘土飞扬的街头,任何人都可以感受到“天坑”巨大的影响力:无论是卖饮料的小店,还是餐饮店,所有的标识牌上均是将“天坑”的图片作为底色,“国际天文小城”的宣传口号随处可见,依托“天坑”,平塘县克度镇,这个始建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的农业小镇,摇身变为“天文小镇”。

按照当地政府的设想,未来将平塘县打造成为“观天探地,世界唯一”的天文科学旅游胜地,建成“两核两区三带”,两个核心分别是“射电天文中心”和“天坑群”。后者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由12个深度超过300米以上的“天坑”组成。

不过,《平塘县射电天文科普城及天坑旅游区开发建设项目》也明确指出,“射电望远镜首先是世界级科研设备,只有在充分保障科研功能的前提下才能开发旅游”。按照这份报告,“普通游客应该很难接近并近观望远镜,但射电望远镜可以隆重包装,同时虚实结合,灵活开发旅游”。

不管当地政府怎么规划未来的旅游经济发展,但现实是,来FAST参观的人多了不少。

FAST不怕雨不怕风不怕震,最怕的是人类的电磁干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曾有一个形象的说法,不要说用手机,就算是附近使用电器,或者几十公里外有飞机向地面发送信息,在FAST那里都会造成一场电磁风暴。

据说,游客去平塘参观FAST,在进入核心区的五公里范围内,所有人的手机必须“上缴”,体验“通讯靠吼”、“广播找人”的“原始”生活。

“如果你有一天想感受没有没有手机的生活,那就去平塘FAST旅游吧,享受一下‘失联’的状态。”国家天文台研究员、FAST工程副经理彭勃笑称。

本报记者 蔡文清

共有466阅 / 0我要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吧返回顶部

!评论内容需包含中文


请勾选本项再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