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希望利用基因驱动清除传播疟疾的蚊子。 图片来源:Peter Ginter/Getty Images
近日参加联合国生物多样性会议(CBD)的各国政府均反对全球暂停基因驱动的呼吁,这一技术可以让经过编辑的基因迅速在种群间传播,可被用于编辑整个物种的基因。但环保积极分子呼吁在野外试验以及一些实验室研究中冻结基因驱动,但这些试验及研究未来有可能重新浮出水面。
“我觉得大大舒了一口气。”英国伦敦帝国学院分子寄生虫学家Andrea Crisanti说,他参加了利用基因驱动控制疟疾的工作。他和其他人担心暂停计划可能会让相关技术研究更加困难,吓走资助者,阻断野外试验。“那对于发展这项技术来说将是灾难。”他说。但在2016年12月4日—17日墨西哥坎昆举行的CBD上讨论的禁止相关研究的呼吁不会就此消散,他说。“反对这项技术的人下一次会更有组织性”。
反对相关技术的观点在一些国家得到了支持。但2016年12月16日公布的一项最终协定仅仅敦促在野外试验中审慎地采用合成生物学产品,包括基因驱动,同时更好地支持对产品的潜在效应进行风险评估。“这是政府在说‘我们在做决定前需要更多地了解这些技术。同时,我们担心它们可能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CBD原执行秘书长、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哈佛大学科学和技术政策专家Calestous Juma说。
当2014年在韩国举行CBD时,基因驱动还是一个理论上的想法。它们是能够通过种群性繁殖而迅速传播的基因元素。普遍来看,一个生物体基因的两个副本(即等位基因)每个都有50%的传递给后代的几率。这限制了基因修饰在种群间传播的速度。但基因驱动技术会改变这一几率,使等位基因中的一个特异性变化以更高的比率传递给后代。在理论上,整个种群可以很快地进行同样的基因改变。
过去两年,研究人员曾在实验室中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酵母、果蝇和蚊子中测试了基因驱动技术,例如,Crisanti的团队正在携带疟疾的冈比亚按蚊上验证基因驱动技术,通过永久性突变让雌蚊不育。
这一突变基因的传播意味着蚊虫数量会锐减到难以支持疟疾传播的水平。这个叫作靶向疟疾的项目已经吸引到上千万美元的资助,科学家希望最早能够于2024年在非洲开展野外试验。其他团队也在研究用基因驱动技术消除岛上的老鼠和其他害虫。
一些国家也会管理基因驱动的研究和野外试验。尽管这种技术的效应会跨越国界,但却缺乏具体管理该技术应用的国际框架,这一问题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院的2016年度技术评估报告中得到了强调。该报告强调了CBD是管控基因驱动技术的潜在工具,包括管理如何、何时乃至是否利用它们。除了美国之外的近200个国家签署了大会条约,该条约的起草目的是实现一系列生物多样性目标,但也包括与基因编辑生物行为相关的管理规定。
“这是开始把基因驱动技术监管放在一起考虑的好平台。”加拿大渥太华支持暂停相关研究的一家环境组织的可研项目管理员Jim Thomas说。
很多人将2016年在坎昆举行的CBD会议看作是将他们的顾虑摆到谈判桌上的好机会。支持暂停相关实验室研究和野外试验的环保积极人士称,如果没有安全措施和国际规定,那么意外泄漏带来的结果会非常严重。
“现在,考虑到实验室的状态,我们不应该做它。”华盛顿特区国际技术评估中心政策主任Jaydee Hanson说,他曾帮助建立了一个环保积极团体联盟以推动冷冻该技术。“我们需要暂时停下来彻底和更深入地思考,弄清楚我们如果要负责任地使用这项技术需要做些什么。”来自该联盟成员地球之友的高级食品和技术活动推动者Dana Perls补充说。
不过,麻省理工学院政策专家Kenneth Oye则表示,该暂停倡议有损利用基因驱动及了解其风险的工作。“这正是我们需要开展的研究,从而让人们判断是否应该以及如何进行它。”他说。例如,如果基因驱动可以被限制到一个特定领域(这一观点正通过实验室饲养的线虫加以验证),它们失控传播的风险就会被消灭。Oye希望相关数据可以在2018年举行的下一届CBD上获得。
麻省理工学院进化工程师Kevin Esvelt在研究基因驱动技术,他反对暂停研究的观点。但他希望大会呼吁对实验室如何研究和野外如何应用该技术采取更高的透明度,例如通过设置强制性的基因驱动研究登记。“就当前的现状来说,我认为你会说这是一场胜利。”他说,“它们不会给任何一方带来损害。它们也不会形成任何有成效的结果。”
!评论内容需包含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