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环球解密(点击复制)微信
当前位置: 未解之谜网 > 未解之谜 > 意大利名琴三百年来的未解之谜

意大利名琴三百年来的未解之谜

2017-2-21 未解之谜网

现代小提琴诞生于意大利小镇克里蒙纳 (Cremona) ,源自此地的三大家族所制的名琴,把把价值不菲。然而这些名琴里究竟藏着什么样的秘密,使得历代演奏名家觉得一身技艺,非得要有名琴搭配,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对于小提琴演奏家来说,拥有一把音色甜美明亮的史特拉底瓦里琴 (Antonio Stradivari) ,或是深沉有力的耶稣瓜奈里琴 (Giuseppe Guarneri del Gesù) ,是毕生的梦想。这些名琴除了音色出众以外,最神奇的是它们所具备的“投射能力”,也就是琴声不用很大,也能够清晰地传到远处的能力。

这些名琴如何达到与众不同的投射效果?人们第一个会想到的,自然是提琴的材质,尤其是影响音色最关键的正反两片木板;小提琴的前板用云杉制作,背板用枫木制作,这两种木头都不是稀有品种,今天要找到一样的木材制琴并不困难。另一个想到的是琴身的几何形状,不过这也是可供测量的,要依样画葫芦同样称不上有难度。也有人怀疑这些名琴的涂漆有秘方,然而分析其涂漆的化学成分,又似乎稀松平常,无甚特别之处;戴教授怀疑小提琴上漆之后,有可能需要陈放个上百年,才能产生造就卓越音色的特定化学变化,但这当然不是短期内可以得到答案的研究方向。曾经有学者分析名琴的木料样本,认为木材经过特殊的化学处理,放久了会产生分解反应;不过制琴界的人并不认同这样的看法,他们的感觉是名琴放久了,木材反而是变硬,不像是分解的样子。

我们如何对这些名琴,进行科学性的音色比较?在实务上没有一般人想像的那么简单,因为人脑在进行比较时,短期记忆远比长期记忆鲜明可靠,然而这些名琴的借用时间都很有限,要负担的成本却很高,很难在短短一两天的时间内,找来大量听众聆听比较。用录音方式做比较也有技术困难,因为除了琴本身以外,还有琴弓、演奏家、演奏环境等等太多变数,导致每个音都会出现差异,很难有可供比较的客观标准。

戴教授在奇美博物馆的大力赞助下,取得一些名琴木料样本,进行化学分析。他的分析方法是把木材溶解成液,经过电浆火焰加以原子化,再用质谱仪分析其化学元素,结果发现史特拉底瓦里琴所使用的枫木,含有铝、铜、钙、钾、钠、锌等等元素,跟一般枫木确实有所不同。戴教授猜想当初制琴家做化学处理,很可能是为了要防虫防霉,并不是刻意想要优化音色。戴教授另外也用核磁共振,检验名琴木材的有机成分,发现里头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半纤维素,在三百年内分解掉了,时间确实对木材的有机结构有所影响。再对木料进行加热分析,发现随着半纤维素分解掉,其吸水能力也跟着减低了四分之一。最特殊的是同样是史特拉底瓦里所制的琴,小提琴跟大提琴的半纤维素分解情况不同,显然是小提琴受到高频振动的长期影响所致。

由这些分析结果观之,现代制琴师显然不知道如何用矿物质处理木材,仅仅单纯用风干法增加木材弹性;事实上还有很多变数,我们目前都没有恰当的方法加以分析。不过从戴教授已经做出来的分析结果来看,这块失落的知识技艺得要赶快补上,不然再过个一两百年,这些名琴的木料进一步分解之后,可能就无法再拉出现今如此优美的音色了。

共有554阅 / 0我要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吧返回顶部

!评论内容需包含中文


请勾选本项再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