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solved Mysteries
当前位置: 未解之谜网 > 技术创新 > 这一个佛陀的圣典能唤醒你自身的本来面目

这一个佛陀的圣典能唤醒你自身的本来面目

2017-2-23 未解之谜网

“无我”

在佛教教义中有三大特点,其中之一就是“无我”,另外两个是“无常”和“苦受”,这会谈到现实的幻象是持续而且是分离的自我。

佛教主张,有一个永恒的“我所是”,是可以找到的另一个“本体”,显然当有个“我们是这个身体”的假设存在时,乍听起来好像很对,直到我们看着这个身体说着“这是我的身体”时,正在说这话那个当下的“身体”,不管怎样就不是指这个肉体了对吧,有个“观照者”和“被观照的事物”二元性事物了,二元性对立否认了我们就是这个身体,而且肉体也是非永恒的,在感官的程度上,肉体是由能量所组成,在实相中似真亦假。

或许思想所汇集成的“我”,似乎看起来比肉体来的更像是真实的“我”,然而,思想也是来来去去并且也不断地在改变,而且大部份时候还一点也不受我们控制,所以思想所指的“我”也不牢固,不足以认定是真的“我所是”,“自我”﹝或小我﹞是生理和心理现象识别的过程,并非指一件东西及自行生起,它比较像是一种坏习惯,而不是成就一件事,有些人说小我无法被摧毁,但是藉由了解我们自身赤裸的经验,了解我们的心智体,这个辩识的过程将会使“自我”运作停止。

也有一种常被提到的“我”叫做“看守者”或“观察者”,观察所有一切现象,说来奇怪,看守者也是找不到的,好像有时是指我们的双眼,有时又不是,有时是在我们的头脑里的影像,有时好像是指我们的身体,然而有时“观察者”又跳脱出来看着这个身体,很古怪的是,这个“观察者”在经历一切所被观察的事物,以乎像是和实相是分开的,是控制着我们的,并且不断变化无常,完全遍寻不着。

要解开这个谜题其中一个最大的线索会是,假使我们正在观察“它”,定义上来说这个“它”就不是我们,实相全完是由感知的作用所组成,要开始解开这个谜题,就是要开始“醒来”,有一个脱离出来的观察者其实是一种幻象,那么,到底有哪个“谁”或者是“什么”是用来“醒来”的?

“什么”用来唤醒?

简言之,认识“无常”就会醒来,这里有一个解释,记住这里只是试图将相当复杂的东西做一个概述而已。

“无我”的教义和有另一个“观察者”存在这样的感知是对立的,也就是这“观察者”是指控制和观照实相或者说倾向受制于苦难的世界的“我”。“无我”的教义用来停止心智创造出另一个“我”这样幻象的过程,这个幻象的“我”是由感官创造出来的,无法复制一模一样而且也完全是瞬息万变的“我”。

以我们的感官去觉察一切事物而发生物理现象和心智现象﹝例如思考,感觉,情绪﹞,然而这些都只不过是“现象”,而且全有的“现象”都不是永恒的分开运作的本体,因为它们完全是暂时而且紧密相互依存,当我们在现实里冒险时,这些“现象”出现了也经过了,也就是说,“一只小鸟唱歌的声音出现了,然后消失了。”

面对这些世间“现象”,仍然是有机会“开悟”,不过,“开悟”并不是指一个东西,或者是停留在一个特定的地方,因此才甚至说“开悟本身”已经是一个大问题,因为这好像是在暗示什么东西分别独立出来运作,其实根本找不到。“开悟”是恒常不变的,据说所有万物因“开悟”而生,也因“开悟”而灭。这个“开悟”被称作是“造物主”,“涅槃”,“道”,“真主阿拉”,“当下”,“佛性”,反正就是开悟了。

当现象发生和流走这个融合过程,开悟也会发生,因此,开悟并非指这现象本身,因为它不是一个东西,也不是从这些主体分割出来的东西,因为如果是这样,仍然还未体验开悟。

“本来面目”﹝或真我,高我﹞

“本来面目”的教义指出了我们其实就是指一切万事万物本身,而不是被看作是被观察之物,当现象被观察了,就不太可能又是观察者,因此,正在开悟的观照者,也就是不太可能是指一个现象,现象也不固定在一个定点上,因此也就不存在,二元性暗示事情有二边对立者,观察的人和被观察的东西,然而,根本没有现象的观察者存在,因此二元性在仔细检查之下是无法支撑的,当开悟发生时,二元性的幻象就永远崩解,在所有直接当下的经验中,只有“本来面目”的存在。

佛教里有一首伟大的短诗,来自卡卢仁波切的概括看法:

我们活在看似有万物存在的幻象里。

有一种本体,我们便是那个本体。

当你明白这个本体时,你将看到“你”无染一物。

当你无染一物时,你其实又是所有万物本身。

tags:
共有578阅 / 0我要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吧返回顶部

!评论内容需包含中文


请勾选本项再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