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灵井遗址发现的许昌人1号(右侧)和2号(左侧)头骨化石(吴秀杰供图)
许昌1号头骨化石碎片及头骨化石的3D虚拟复原(吴秀杰供图)
许昌2号头骨化石碎片及头骨化石的3D虚拟复原(吴秀杰供图)
许昌人头骨顶面观及其与直立人、早期现代人对比(吴秀杰供图)
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中国许昌出土晚更新世古人类头骨研究》:许昌人挑战“非洲起源说”
据新华社(林小春、桂娟、曹凯):人类演化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10多万年前生活在河南省许昌市灵井遗址的“许昌人”,可能是中国境内古老人类和欧洲尼安德特人的后代。“‘许昌人’上承周口店北京猿人,下连中国北方早期现代人,终结了中国北方现代人来自非洲的假说。”
中美合作考古发现新的古老型人类
中美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的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对在河南许昌发现的头骨化石的分析显示,距今12.5万至10.5万年前,中国境内生存着一群体质特征非常特殊的古老型人类——“许昌人”,其头骨特征表明,他们有可能是东亚地区早期现代人的祖先。
这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合作开展。
45块头骨碎片化石隐藏的秘密
研究负责人之一、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吴秀杰研究员对新华社记者介绍说,这些头骨碎片化石分别于2007年和2014年在河南省许昌市灵井镇发现,化石出土时已破裂,共计45块,分布在数平方米范围的区域内。绝大多数碎片断裂处没有腐蚀迹象,亦没有发现打击、切割等人工痕迹,破裂的原因可能是水流冲刷等自然因素导致。
研究人员将这些化石碎片拼接成“许昌人”1号和“许昌人”2号两个头骨。1号头骨复原后保留有脑颅的大部分及部分底部,来自一个年轻男性个体;2号复原后保存有脑颅后部,来自一成年个体。
分析显示,“许昌人”头骨具有三方面的特点:首先,扩大、圆隆且纤细的脑颅结构符合整个更新世人类头骨纤细化趋势;其次,具有东亚中更新世早期人类(如周口店直立人、和县直立人等)的原始特征,包括低矮的头骨穹隆、扁平的脑颅中矢状面、位置靠下的最大颅宽等;第三,具有尼安德特人两个典型特征,包括内耳迷路模式、不发达的枕圆枕和枕外隆凸及其上部的枕凹陷。尼安德特人生活的繁盛期距今大约13万至3万年,主要在欧洲、北非和西亚活动。
吴秀杰指出,“许昌人”头骨呈现复杂的混合、镶嵌性头部形态特征,既具有一般性的人类演化趋势,同时还呈现一定程度的地区连续性和人群间交流的演化特点,他们是一种新的古老型人类,目前还无法将其归入任何已知的古老型类群之中。
近10年来,中国研究人员通过大量野外调查、发掘和化石研究工作,提出早期现代人至少10万年前在华南地区出现、部分中国更新世晚期人类化石具有欧洲尼安德特人形态特征等观点,并注意到东亚地区更新世晚期人类演化不同步,在化石形态方面呈现明显区域性差别。
吴秀杰说:“(‘许昌人’头骨化石发现)最重要的意义是反映出东亚地区古人类的演化模式,在晚更新世早期,中国境内多种古人类群体并存,不同群体之间有杂交或基因交流。同时,‘许昌人’扩大、圆隆且纤细的脑颅结构,已经开始向现代人的方向演化,有可能是东亚地区早期现代人的祖先。”
许昌灵井遗址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最早于1965年发现过一些哺乳动物化石和石器。
2005年至2016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李占扬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连续12年的挖掘,目前已经挖掘的面积为500平方米左右,发现了20多种哺乳动物化石和万余件石制品及大量的骨制品。
动物化石骨骼多数比较破碎且有使用过的痕迹,科学家们推断灵井遗址可能是古人类在湖泊周围进行屠宰肢解动物、制作石器、骨器或加工兽皮等活动的场所。
挑战“非洲起源说”
世界顶尖学术期刊美国《科学》杂志3日发表题为《中国许昌出土晚更新世古人类头骨研究》论文称,人类演化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10多万年前生活在河南省许昌市灵井遗址的“许昌人”,可能是中国境内古老人类和欧洲尼安德特人的后代。
“‘许昌人’上承周口店北京猿人,下连中国北方早期现代人,终结了中国北方现代人来自非洲的假说。”论文第一作者、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李占扬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关于现代人起源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非洲起源说”,一种是“多地区起源说”,两种观点对峙多年,但以“非洲起源说”占上风。
2005年至2016年,李占扬领导的考古队对灵井“许昌人”遗址进行了连续12年的考古发掘,发现45件距今12.5万年至10.5万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两年前,中美有关方面组建联合研究小组,对“许昌人”头骨化石开展研究。
低矮的头骨穹隆、扁平的脑颅、最大颅宽的位置靠下、短小并向内侧倾斜的乳突,研究发现:“许昌人”具有周口店北京猿人、和县猿人等中国北方古老人类的原始及共同特征。
同时,“许昌人”还呈现向早期现代人过渡的重要特征,如脑容量增大、头骨变薄、眉脊较为纤细、头骨结构呈现纤细化等。1号头骨的颅容量约为1800毫升,2号头骨虽然小于1号,但也位于晚更新世人类的变异范围平均值之上。
“但科学家没有发现‘许昌人’与非洲古人类之间的相似性。”李占扬说。
“三位一体”的新人种
“研究表明,‘许昌人’头骨具有中国境内古老人类、欧洲尼安德特人和早期现代人‘三位一体’的混合特征,可能是中国北方古老人类与欧洲尼安德特人基因交流的结果。”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吴秀杰说。
“‘许昌人’可能是人类进化中出现的一个新人种。”李占扬说。不过,科学家目前还没有成功地对“许昌人”头骨化石进行DNA分析。
尼安德特人是以德国尼安德特地区命名的古人类,生活在欧洲、北非和西亚地区,繁盛期为距今13万年至3万年,其头骨具有与世界上其他人种完全不同的两个独特性状——枕骨上有结构性凹窝、颞骨内耳迷路模式,“许昌人”头骨上具有与其相似的特征。
“这种情况,是尼安德特人活动区域以外第一次集中发现,暗示了两个人群之间基因交流的可能性。”吴秀杰说,“许昌人混合型体质特征,可能是东西方两大人群基因交流或杂交的结果。”
基因交流或由于气候变化
“灵井遗址出土的古人类材料,堪称古人类学领域的伟大发现。”论文作者之一、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埃里克·特林库斯说,“该项研究成果将极大改变世界现代人类起源研究的格局。”
关于在何种情况下“许昌人”和尼安德特人进行了基因交流,李占扬推断:“许昌人”之前,东亚大陆极度寒冷,“许昌人”先辈向气候温和的欧洲迁移,同早期尼安德特人相遇、杂交。距今12.8万年至7.4万年间,气候转暖,这批古人类重返家园。李占扬说,这种迁移可能因气候波动进行过多次。
灵井遗址是我国首次发掘的以泉水为中心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因发现人类头骨化石,曾获评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遗址已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报道:“许昌人”挑战非洲起源说
据新华社:世界顶尖学术期刊美国《科学》杂志3日发表题为《中国许昌出土晚更新世古人类头骨研究》论文称,人类演化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10多万年前生活在河南省许昌市灵井遗址的“许昌人”,可能是中国境内古老人类和欧洲尼安德特人的后代。
“许昌人上承周口店北京猿人,下连中国北方早期现代人,终结了中国北方现代人来自非洲的假说。”论文第一作者、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李占扬说。关于现代人起源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非洲起源说”,一种是“多地区起源说”,两种观点对峙多年,但以“非洲起源说”占上风。
2005年至2016年,李占扬领导的考古队对灵井许昌人遗址进行了连续12年的考古发掘,发现45件距今12.5万年至10.5万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两年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组建联合研究小组,对许昌人头骨化石开展研究。“研究表明,许昌人头骨具有中国境内古老人类、欧洲尼安德特人和早期现代人‘三位一体’的混合特征,可能是中国北方古老人类与欧洲尼安德特人基因交流的结果。”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吴秀杰说。
关于在何种情况下许昌人和尼安德特人进行了基因交流,李占扬推断:许昌人之前,东亚大陆极度寒冷,许昌人先辈向气候温和的欧洲迁移,同早期尼安德特人相遇、杂交。距今12.8万年至7.4万年间,气候转暖,这批古人类重返家园。李占扬说,这种迁移可能因气候波动进行过多次。
相关报道:“许昌人”挑战非洲起源说
据新华社(董瑞丰):记者3日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科研人员研究发现,10.5万年至12.5万年前的许昌人是一种新的古老型人类,一定程度上证明中国北方古人类演化具有延续性,同时与欧洲古人类之间存在基因交流。
研究发现,许昌人脑颅扩大和纤细化。头骨穹隆低矮、脑颅中矢状面扁平、乳突短小并向内侧倾斜,具有周口店直立人等东亚古人类的特征。同时,枕圆枕上凹和颞骨内耳迷路半规管的形态上与欧洲尼安德特人相似。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吴秀杰说,许昌人很可能代表着华北地区早期现代人的直接祖先。他们不是早期现代人、不是尼安德特人、不是海德堡人、也不是直立人,目前还无法将其归入任何已知的古老型类群中。
吴秀杰指出,东亚更新世晚期(距今13万—1.1万年)人类演化比以往研究认为的要复杂得多。东亚古人类演化并非单纯的“线性进化”或者“取代”的简约模式,在晚更新世早期(距今13万—8万年),东亚地区可能并存多种古人类群体,不同群体之间有杂交或基因交流。
2005年至2016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李占扬领导的考古队对位于河南省许昌市的灵井遗址进行了连续12年的挖掘,发现了45件人类头骨碎片化石、古人类制作使用的石器以及20余种哺乳动物化石。
2014年以来,吴秀杰领导的研究小组对许昌人头骨化石进行修复、拼接、复原和研究,分别制作了1号和2号人头骨虚拟及实体的复原头骨及颅内膜。
3月3日,国际知名期刊《科学》发表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合作对许昌人头骨化石的研究论文。
相关报道:“许昌人”或为华北地区现代人先祖 炎黄的祖先不是来自非洲
据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炜 赵慎珠 温小娟):华北地区现代人的直接祖先可能是“许昌人”,而不是来自非洲!这是美国《科学》周刊最新发表的考古研究成果。这一具有颠覆性的结论表明,人类演化研究又取得突破性进展。
这篇《中国许昌出土晚更新世古人类头骨研究》的论文3月3日发表在“代表人类自然科学研究最高水平”的《科学》(Science)上,是中外专家对“许昌人”头骨化石多年研究的成果。论文的第一作者是我省学者李占扬,他目前的身份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
“许昌人”的命名源自2007年在许昌市灵井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出土并复原而成的一个较为完整的人类头骨化石(许昌1号),包括2014年出土的另一头骨化石(许昌2号),两个头骨的年代距今约12.5万年至10.5万年,属于晚更新世(距今12.8万年至1.2万年)的早期,接补了考古界一直缺失的关键时间链。
此前,人类考古学界倾向于“非洲起源说”,认为人类单一起源于非洲,而现代人的祖先,可能是20万年前生活在非洲的一个女性;也有专家支持“多地区进化说”,但缺少10万年至5万年间的人类化石证据。
专家认为,“许昌人”详实的化石形态特征和可靠的地层年代数据,提供了人类形态变异及演化模式的关键证据,证明现代人类起源是复杂和多元的,不是由单个地区起源而后扩散、取代的。
李占扬说,在“许昌人”生存之前,东亚大陆极度寒冷,生活在这里的古人类,向气候温和的欧洲迁移,同那里的早期尼安德特人融合并进行基因交流。到了大约12.8万年至7.4万年,由于气候转暖,东亚的古人类又返回自己的家园。“‘许昌人’应是其中的一支。”他说,“这种因气候波动而进行的迁移可能有过多次。”
研究团队主要成员之一吴秀杰说:“‘许昌人’很可能是华北地区现代人的直接祖先。” 她认为,“许昌人”头骨具有中国境内古老人类、西方尼安德特人和早期现代人的共同特征。“这可能是东西方两大人群基因交流的结果。”
世界著名古人类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埃里克·特林库斯教授评价:“‘许昌人’的研究成果将极大改变学术界对世界现代人类起源的认识。”
从2005年开始,李占扬领导的考古队对灵井旧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连续12年的考古发掘,发现45件古人类头骨化石。该遗址位于我省许昌市灵井镇,偶然发现于1965年。
相关资料:
“许昌人”(1号)头盖骨化石的发现地点,位于河南省许昌市许昌县灵井旧石器时代遗址(灵井许昌人遗址已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2005年开始,河南省文物局组织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持续进行考古发掘,揭露面积260平方米,出土旧石器时代石器、骨器和动物化石1.5万余件。尤其是2007年12月17日,获得“许昌人”头盖骨化石重大考古发现——考古人员在9号探方深5米处发现一块较完整的古人类顶骨和枕骨、颞骨的断片共计16块,复原后可成为一较完整的人类头盖骨化石,其眉脊较突、前额低平、枕突隆起、骨壁较厚,保存和石化程度均较好,未见变形。这是河南境内发现的第一个古人类头盖骨化石,也是我国继南京直立人头骨化石发现之后,15年来古人类化石的又一重大发现。“许昌人”头盖骨化石距今8万-10万年,对于研究东亚地区古人类演化和中国现代人类的起源具有重大学术价值。
在同一探方出土两颗10万年前的古人类头骨,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罕见的。2014年4月,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持发掘的灵井许昌人遗址,新出土了27块古人类头骨化石断块,有完整的枕骨、部分顶骨、眉脊、面骨和颅底骨等,骨骼多数可拼接复原。其中,面骨和颅底骨属首次发现。这批新发现的化石,分布在9号探方西部约3平方米的范围内,和此前发现的“许昌人”头骨化石相距较近,属同一地层,年代测定距今10万年左右。 根据专家建议,新发现的头骨可称为“许昌人2号头骨”,以区别于此前的“许昌人1号头骨”。
尼安德特人
尼安德特人(Homo neanderthalensis)也被译为尼安德塔人,常作为人类进化史中间阶段的代表性居群的通称。因其化石发现于德国尼安德特山洞而得名。尼安德特人是早期智人的一种,生活在距今13.5万-3.4万年前的欧亚大陆。尼安德特人与现代人在外貌上的差异并不大,其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尼安德特人具有粗犷的眉弓和突出的后脑勺。
尼安德特人是现代欧洲人祖先的近亲,从12万年前开始,他们统治着整个欧洲、亚洲西部以及非洲北部,但在两万四千年前,这些古人类却消失了。
2009年,尼安德特人基因组图发布。2010年,有一项为尼安德特人基因组测序的研究结果表明:就现代分布于中东和欧洲的人类而言,有1%∼4%的尼安德特人DNA。2014年2月,根据考古学家们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发现尼安德特人的DNA序列和现代人类的DNA序列非常相似。
!评论内容需包含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