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份研究认为,恐龙可能并不像《侏罗纪公园》电影里面表现的那样是成群出动捕猎的动物。
研究负责人威斯康辛大学奥什科什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 Oshkosh)的脊椎动物古生物学家弗雷德里克森(Joseph Frederickson)说:“恐龙的后裔(鸟类)和近亲(鳄鱼)都不是群猎动物,而且几乎不猎取比自己体型大的猎物。”
近来,有些科学家提出恐龙可能是像科摩多巨蜥或鳄鱼一样,虽然会出现多个个体同时攻击一个猎物的情况,但是它们并不是合作关系。这份研究提出,群猎习性与动物老幼个体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比如科摩多巨蜥,它们的幼体有被成年巨蜥吃掉的风险,因此它们藏在树上。成年蜥则住在地上,地面的猎物品种更丰富。
弗雷德里克森认为,通过对比老幼个体食物的多样性,推测它们是否成群捕猎。
他们分析了恐爪龙(Deinonychus)化石牙齿内碳和氧的同位素,了解它们的食物成分。恐爪龙大约在1.15亿~1.08亿年前的白垩纪生活在北美地区。
结果发现其老幼个体食物种类不同,也就是说这种动物的食物种类随着个体的成长而变化。
“这正是我们猜测的,父母动物不为幼体提供食物。它们吃不一样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认为《侏罗纪公园》关于恐龙行为的展示是错误的。”
弗雷德里克森说,这项研究分析牙齿内碳同位素的方法,也可以用于分析其它已灭绝动物是否为群猎动物。
这项研究近期发表在《古地理学,古气候学,古生态学》(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期刊上。
!评论内容需包含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