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影视作品都可以看到以“蛊毒”为题材的剧情,有些人会刻意饲养毒虫,放到想要陷害的人身上或体内,被下蛊之人的意志就会被操控,最后还可能毒发身亡,在古代这种蛊毒几乎人人闻之色变,但它究竟是否真的存在呢?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于赓哲指出,隋朝巢元方编撰《诸病源候论》中介绍,蛊毒是将不同种类的毒虫(俗称百毒)放在一个大容器内,让它们在里面互咬,最后存活下来的一只虫就叫作“蛊”;《隋书·地理志下》也写明了蛊毒的使用方法,“使人食之入腹,蛊食其人五脏。人死则其产业移入蛊主之家”。
而蛊毒这种说法其实源于我国北方,然而随着时间流逝,却逐渐变成南方人的“特产”,背后的原因主要为南方人善于使用毒药,所以大家的认知中,蛊毒也成为他们擅长的技术,再加上几次蓄蛊地区转移,都正巧碰上人口大型移动的时间,由于北方人来到南方容易染病,所以认为是南方人使坏,下蛊陷害他们,以讹传讹的情况下,南方就变成蓄蛊的大宗地区,一直流传至今。
此外,在社会底层的人也容易被说成是蓄蛊之人,尤其是在古代社会地位不高的女性,其中又以寡妇为最大的受害者,但有些人为了避免被他人欺负,宁愿被众人误会,也不会出面解释,将这个谣言变成保护自己的手段。
一直到现在,不少人都还是对蛊毒深信不疑,但蛊毒是否真的存在?
中山大学教授邓启耀所撰的《中国巫蛊考察》指出,他曾在云南工作很长一段时间,认识一位当地的医生,对方从医期间遇过49例自称蛊毒患者来求医,结果检查后发现,其中4例为肺结核、2例风湿性心脏病、4例晚期胃癌、1例肝硬化、6例重症肝炎、14例胃或十二指肠溃疡、2例慢性胃炎、1例肾炎、6例肠胀气、9例胃功能紊乱,全部都是现代医学可以明确诊断的疾病。
于赓哲教授认为,蛊毒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能够佐证其存在,但关于它的谣传却仍然盛行,原因共有4点,第一就是阴谋论的支持,第二为歧视文化的存在(北方歧视南方、社会歧视女性),第三是女性保护自己的工具,最后则是因为网络时代所需的吸睛卖点。
!评论内容需包含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