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炎炎夏日,大部分人都躲在冷气房中避暑,然而古代科技并不发达,让人不免疑惑他们是如何度过炎热的夏天,尤其北京故宫作为明清两朝、共24位皇帝的皇宫,又是如何让皇帝、大臣在舒适的环境办公?其实全依靠当时工匠的2个小技巧,包含把墙壁制作得厚实一点,以及在墙中间填充隔热材料。
现代建筑大多会在墙面涂上隔热材料,或是在墙中填充保温、隔热的建材,来解决避暑防寒的问题;但古代并没有这么发达的技术,只能采取较为简单的方式,像是尽量将墙壁制作得厚实一些,以减少建筑内外传热。
而北京故宫中有许多宫殿都遵循了这一项原则,例如太和殿墙壁,厚度就达到1.45米,如此厚重的墙壁,不但能有效限制大殿木构架在地震、狂风等极端天气下产生大位移,还可以有效减少建筑内外的热量交换。
除此之外,工匠们还发明了更加巧妙的降温处理方法,也就是一种在古代建筑工程中被称为“填馅”的造墙法,墙壁两侧由砖块堆砌而成,但在中间会填充一层碎砖、碎石,这种人工手段让墙壁的热传导系数发生多次改变,能够有效地隔绝墙壁的热传递,让建筑物内部温度稳定;而这些用来填充的“馅料”,基本上全来自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砖石废料,属于重覆再利用,既节约了建筑材料,同时也能达到环保的效果。
!评论内容需包含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