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solved Mysteries
当前位置: 未解之谜网 > 动物世界 > 看见蟑螂就害怕?为什么我们总特别怕它?

看见蟑螂就害怕?为什么我们总特别怕它?

2023-8-25 未解之谜网

唐伯虎点秋香让小强成为蟑螂的代名词。图/经典放映

周星驰的唐伯虎点秋香上映后,让小强成为蟑螂的代名词,但你看到小强的瞬间,是顺手将它解决,还是尖叫着逃跑呢?

美国甚至做过大规模调查,有超过四分之一的美国人表示自己最讨厌的害虫就是蟑螂,是第二名蜘蛛的两倍之多!

所以,若要帮全人类找一个共同的敌人,蟑螂肯定算得上是一个。

但过去的日本节目中,却发现北海道人竟然不怕蟑螂,难道他们都是勇者吗?或是我们能从他们身上找到克服蟑螂恐惧的方法?

北海道人好像没看过蟑螂?!图/Hituzi Chang

恐惧源自于未知?北海道人为什么不怕蟑螂

你是不是光想到蟑螂的外表,就觉得全身起鸡皮疙瘩?

面对蟑螂还能如此淡定,甚至能觉得它们可爱的北海道人,别说你不敢相信,一群演化心理学家也是觉得匪夷所思,开始针对这些人做起了研究。

演化心理学就如字面上的意思,是将达尔文演化论套用到现代人的心理特质上,试图以天择的角度解释许多无法解释的人类心理现象。

例如近年来被诊断率越来越高的注意力不集中与过动症,也就是所谓的 ADHD,在演化心理学看来其实不是需要治疗的“病”,而是环境变化太大导致的适应不良。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上万年前生活在野外的人类,每天都必须在山林里一边躲避勐兽、一边想办法靠打猎与采集获取食物。

在这种环境下,眼观四面、耳听八方,且随时保持能战能跑的机动性,反而都是生存必须的特质,自然会成为演化过程中被保留下来的心理特质。随着人类社会在近几百年快速进步,我们不需要再去当高风险的猎人,但那些经年累月刻印在基因里的特质还来不及被汰换掉,反而让这些天生的猎人无法适应现代生活。

猎人的基因反倒让人无法适应现代生活。图/Giphy

同样的道理,演化心理学认为人类对蟑螂的莫名恐惧,其实是来自于大脑主动识别并排斥潜在威胁的生存机制。在医疗资源匮乏的过去,随便受个伤、生个病都有可能是致命的,人类只能战战兢兢,想办法避开任何可能会伤害到自己的东西。这让我们在无法辨别敌友时,会本能地戒备未知的东西。

即使从生态系的角度出发,同时兼具环境清道夫与许多动物主要食物来源的蟑螂,是维持自然平衡不可或缺的益虫。但在无法感受到它们好处的普通人眼里,经常出没于被我们视为脏乱、有害健康的垃圾与厨余堆的蟑螂身上,只会被贴满很脏,甚至是有害的负面标签,当然不可能有好印象。

我猜这时有些观众心中闪过了“那又如何”、“我就讨厌蟑螂啊”的念头,但千万别小看这份理所当然。虽说蟑螂因为生存与繁衍力强,被人类刻意扑杀这么多年都还没有要绝迹的意思,但其他昆虫就没那么幸运了。由于人类对昆虫,特别是只占大约10%的害虫抱有负面观感,使得这些小生物常在生态保育的讨论中被冷落,甚至就这样默默绝种,在地球生态系中留下无法弥补的缺口。久而久之,尝到苦果的还是人类自己。

话说回来,既然演化心理学表明恐惧来自于未知,那只要我们学到关于这些昆虫的正确知识,就能扭转刻板印象了,对吧!那么看完泛科学,想必你就能摆脱对小强的恐惧!

只要学到正确知识,就能对蟑螂的恐惧了吗?图/Giphy

——虽然我很想这样说,但很可惜,事情没这么简单。还记得北海道人的访问吗?按照演化心理学,这些从来见过蟑螂本螂的北海道人,既然对蟑螂完全陌生,那么应该不会有这么正向的反应。就算不觉得被威胁,至少也该有点基本的戒备才是啊?

一篇发表于 2021 年的日本研究,正是想探讨这个落差。研究团队分析过往研究,发现“增加昆虫相关知识”与“减轻恐惧”之间似乎没有必然的关联。而且,与出身郊区的人相比,从小生活在都市的人对于昆虫竟然普遍有着较强、也较难改变的昆虫嫌恶。

深入研究后,才发现,原来连怕不怕蟑螂这种事都得要看出身的。

都市化—嫌恶假说

在针对13,000名日本人进行调查后,研究团队提出了“都市化—嫌恶假说”。此假说以都市化为起点,拆解出两条人类培养对昆虫嫌恶感的路径。

你不该出现在我家!由破坏安全感引发的厌恶

首先,由于都市化导致自然环境缩减,无法适应都市环境的昆虫大量减少,相对的,像蟑螂、苍蝇、蜘蛛等适应良好的昆虫,数量不可避免地会增加,也更容易出现在室内环境里。对我们来说,稳固的墙壁与天花板会带来与外界隔绝的安全感。因此,当有不请自来、侵门踏户的东西出现,除了对昆虫本身的厌恶,我们对所处环境原有的信任也跟着崩塌了。

回想一下,上次在家里或办公室茶水间看到蟑螂,就算当下就把它消灭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是不是会到处疑神疑鬼,总觉得某些角落或通风管里藏着一支蓄势待发的蟑螂大军,准备趁你不注意时再出来吓你一跳?

对蟑螂的厌恶可能源自于它破坏了你对环境的信任感。图/Giphy

同样的,就算不是在你家,而是外出用餐时在餐厅里看见蟑螂,基于恨乌及屋的情感连结,你对于餐厅的信任感也跟着下降,甚至激动一点当场走人也有可能。但换个场景,假如你今天是在马路上看见蟑螂,或许还是会觉得害怕、觉得恶心,但反应很可能不会像在家里这么大。

这便是都市化—嫌恶假说第一条路径强调的重点。在都市化程度高的环境里“室内”跟“室外”的界线变得分明,因此当有不该存在的东西出现,我们的反应也会更强烈。

因为不熟,所以讨厌?

至于都市化—嫌恶假说的第二条路径,是延续演化心理学里,人们对于不了解的事物会产生恐惧的观点。但比起针对单一种昆虫,都市化—嫌恶假说发现,都市化环境会普遍降低其居民接触大自然的频率。就算是出生于郊区环境的人,在都市生活久了也会丧失这股熟悉感,甚至开始对大自然出现排斥心理。

同样的,今天即便你是个都市小孩,只要到郊外生活够久,而且自发地去接触自然环境,那份对昆虫的恐惧便会在洪水疗法下逐渐被减敏感。说不定某天你会跟北海道人一样,开始欣赏蟑螂的可爱之处喔!

说不定某天你会跟北海道人一样,开始欣赏蟑螂的可爱之处!图/Hituzi Chang

从“害怕蟑螂”看见早期教育

除了解释了我们对蟑螂的厌恶,都市化—嫌恶假说其实也点出了现代社会一个很重要的议题,那就是在现代科技的干扰下,我们接触真实世界的频率正在下降,无形中也失去不少珍贵的“经验”。

我们的大脑仰赖经验法则才能运转,想学习新技能、建立稳固的知识结构,都需要持续且频繁地暴露在特定刺激下。读书、背讲义是一种刺激,与人社交缔结关系是一种刺激,走出户外接触山林也是一种刺激,任何一种刺激少了,我们就会错过发展相应能力的机会。

就好像最近几年特别被重视的语言教育、科学教育、情感教育,甚至是平权与美感教育,其实都是在努力把握小孩子学习的黄金期,让他们尽早接触到足够的相关刺激,打下扎实基础。这在教育心理学叫做“早期暴露”(early exposure),这个理论反对只把重心放在学龄后与学校教育的传统观念,认为父母在学龄前给予孩子多元化刺激同样重要。

不需要花大钱上才艺班,平时多带孩子出门走走,或是准备不同的课外读物与嗜好,都是很好的新奇刺激,不单能增进大脑发展,还可以培养认知弹性,让他们在未来遇到未知事物时能保持好奇心、积极自发地去吸收新知,而非缩在固有观念里。

早期暴露对儿童发展学习尤为重要。图/Pexels

这个乍看很冷门、没什么了不起的研究,其实衍生出来的意义可是与我们息息相关。就好像我们常说在家里看到一只蟑螂,代表看不见的地方还有十只。怕不怕蟑螂事小,因为享受现代科技的便利而错失与真实世界互动的经验,才是最得不偿失的。

要在都市中增加对昆虫的好感不容易,但也有像是中山女中蔡任圃老师,成功透过一系列的观察、研究等课程活动,让许多学生爱上了蟑螂这个小生物。那么你呢,你觉得你还有机会跟小强达成和解吗?

这还用说吗?马上当成宠物养起来!每天一起睡

先不要,我们彼此人蟑殊途不犯河水

绝对不可能,只要看到蟑螂,这个房子我就不要了!

共有533阅 / 0我要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吧返回顶部

!评论内容需包含中文


请勾选本项再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