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认为由太阳吹出的等离子体,也叫太阳风,在太阳四周广阔的空间内撑起一个区域,与来自外太空的磁场抗衡。也就是说,这个区域之内的空间都是太阳能量所能顾及的区域,科学家将这个区域称为“太阳圈”。
“太阳圈以内的磁场来自太阳,以外来自银河系。之间有个明显的交界地带,这正是我们要探查的项目之一。”美国宇航局(NASA)旅行者号(Voyager)项目科学家斯通(Ed Stone)说。
这个交界地带就是科学家认为的太阳系边缘所在。多个探测器从不同角度对这个地带进行了探测。
高能中性粒子带
2006年1月发射的新视野号(New Horizons),探测到一些来自太阳系之外星际空间、但是被困在太阳系内的离子。
2008年10月发射的星际边界探测器(IBEX),则监测来自太阳圈以内,但是与太阳之外的星际磁场互动以后,被弹回太阳圈的高能中性原子。
科学家将测得的粒子数据绘图,探索太阳圈边界的形状和结构。结果发现这种高能中性粒子组成一个带状结构,这个区域内的中性粒子数量是其它区域的2~3倍,还发现,这个高能中性粒子带随着时间变化。
IBEX监测这些粒子时间很长,发现在太阳的整个11年周期间,这个中性粒子带随着太阳的活动,出现强弱的变化。由此科学家知道,这个粒子带与太阳的活动相关。
天文学家仍不明确是什么原因产生这样的粒子带。
旅行者号的发现
旅行者1号早在2004年就触碰到了太阳圈的边缘——终端激波(termination shock),这是太阳风接触到星际介质而开始减速的区域。
科学家发现,终端激波的位置也随着太阳的周期发生变化。旅行者1号2004年触碰到的这个区域距离太阳达94个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就是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而旅行者2号三年后抵达的时候,仅距离太阳84个天文单位。
这让天文学家意识到,太阳圈的形状和位置,远比以前理论认为的更复杂。
根据两个旅行者飞船发回的数据,天文学家还发现,终端激波以外的空间,充满了很多由太阳磁场与星际空间互动时折叠和扭曲而产生的磁场泡泡。
经过这个过渡区域,之后将抵达名为太阳风层顶(heliopause)的地带,那里才是真正的太阳系边缘,穿过那里,才完全离开太阳系,进入真正的系外空间。
可是,两个旅行者号都要航行大约四万年才能抵达太阳风层顶,即使它们能一直工作到那个时候没有损坏,这也是一个超出人类能力可控范围的时间。
新视野号也在向太阳系外围飞行,它也注定到不了那里就将耗尽能量。
!评论内容需包含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