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海发现颚骨化石,科学家无意间找到新品种恐龙证据。新发现打破了北极地区只是“迁徙路径”一说,恐龙可能终年在极区生活。
科学家发现的颚骨化石十分稀有,推断属于奔龙科未成年的恐龙,存活于7000万年前,北极地区较温暖的时期。这些掠食性的恐龙与鸟类演化密切相关,成员包括迅猛龙。他们的遗迹遍布北美洲、南美洲和亚洲,分散在各大陆,但缺乏骨头化石好让古生物学家追踪他们的路径。
许多科学家认为,北极海只是恐龙横跨亚洲和北美洲时的“迁徙路径”,但这项学说被颚骨化石粉碎。从这块颚骨化石的发育过程来看,这只年轻恐龙可能出生在北极地区,因体型太小,不可能历经长途迁徙,强烈显示有其他恐龙在附近长居、交配。
科学插画家Andrey Atuchin修复重现Prince Creek地层河岸环境,与文本描述的地质证据相匹配。(图/翻摄自PLOS One期刊)
这块颚骨化石在北极海附近的北阿拉斯加Prince Creek地层被发现,Prince Creek地层保存有高比例的极地恐龙化石。这是在北极海被发现的第一块非齿类化石。
一位曾在科学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发表的科学家表示,纪录显示,一般奔龙科恐龙的化石都非常脆弱,且不易保存。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亚伦山德罗·基亚伦扎(Alessandro Chiarenza)说,“这个地方很少发现食肉恐龙的骨头,而从很小的个体中找到,简直跟大海捞针一样。”这次新发现无疑是古生物学史上的一大步。
!评论内容需包含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