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环球解密(点击复制)微信
当前位置: 未解之谜网 > 趣闻轶事 > 20世纪早期的10个怪异流行文化

20世纪早期的10个怪异流行文化

2016-1-29 未解之谜网

扑街照,狄柏式祈祷和哈林摇都在当代流行文化之列。他们在我们生活中如昙花一现,带给我们短暂的欢乐后,就消失无踪,无人问津。人们故意丑态百出,赢得视频点击率,批评人士觉得这些怪文化有负面效应,但这已是我们社会的一部分。事实上,这些怪异文化已流行好一阵儿了。

10. 吞金鱼

10

怪异流行文化大多逝如流星,但有些却能流行几十年。比如裸奔,现在的流行度仍不减当年。吞金鱼可能流行范围不广,但仍有一票死忠粉,有些痴迷者还会到网上去看其他人表演吞金鱼比赛(Goldfish Challenge)。

这项流行文化的内涵,无需赘言,因为名字已很明确。看他人吃怪异物,我们可能会反感,但不知为什么,我们难以转移目光。这项乏味的怪异文化起源于1939年,现在仍很流行。始作俑者是哈佛大学的罗瑟洛·威辛顿(Lothrop Withington Jr.),他为赢得10美元赌金,生吞了一条金鱼。意外的是,这并不是什么酒后莽行。威辛顿为赢得比赛,从吞食小金鱼开始训练,后来能吞食手指大小的金鱼。

他吞金鱼时,有位摄像师在旁边进行了拍摄。人们觉得这可能是年度最蠢事件,没想到这种做法在校园间流行开来,还精选为《生活》(Life)杂志内容。其他人迅速跟风,甚至比威辛顿还略胜一筹,一次吞食几十条金鱼。克拉克大学(Clark University)的约翰·得利布瑞托(John Deliberato)保持着吞金鱼的民间记录,一次吞下了89条金鱼。后来,事态发展严重,参议员颁布了禁止在校园“残忍恶意吞食”金鱼的行径。

9. 挤爆电话亭

9

我们很喜欢在狭小的空间挤进最多的人,这是拍照的绝佳时机,这最初来源于1959年南非德班(Durban)的一群学生。不知出于什么目的,他们决定在一个电话亭里挤进25个人后拍张照片。他们后来向吉尼斯世界纪录提出申请,此后,这种行为便传遍欧美。

同年,加州圣玛丽学院(St. Mary’s College)的一群学生听说后,想要打破记录,结果只挤进22人,以失败告终;但他们也有收获,《生活》杂志的乔·蒙罗(Joe Munro)来到现场,为他们拍照。照片现身报摊后,这项活动大为流行。人们很快就发现,可以挤的不仅有电话亭,其他所有空间都可以挤,如小汽车、火车、公交车,甚至是户外厕所都可以挤。最近几十年,这项活动仍在流行。就在几年前,一个电话亭里挤进最多人的记录诞生了。

8. 蹲

8

就在挤爆电话亭行为艺术火爆后,美国出现了新的流行文化——蹲。蹲的目的——就是前脚掌着地,蹲很长时间。想象力丰富的人可能会找些特殊地点去蹲,所以做猫头鹰式下蹲很前卫。最重要的是,别自己蹲——蹲是个集体活动。再加大难度的话,可以边蹲边喝啤酒。

这种怪异文化据说起源于阿肯色州大学(Arkansas university),因为大学的椅子不够。而名字来源于苏格兰语”haunches”(动物的腰腿部),学生们发现无论是饮酒还是学习,蹲着都很稳健。他们还发展出不同风格的蹲。比如外侧蹲,是保持肘部在膝盖外侧,友谊蹲可以把胳膊搭在左右同伴的身上。

怪异文化之怪异,让蹲显得平淡无奇。仅仅是蹲着不动,能从中得到多少乐趣?即便如此,比起挤爆电话亭,学校负责人更喜欢“蹲文化”,因为后者更轻松。这项运动自然很快就因新运动的兴起而被遗忘。

7. 坐杆

7

如果你想找一项既刺激又舒服的运动,可以试试坐杆。爬到旗杆顶部,看看能在上面待多长时间。和时髦的扑街一样,坐杆的地点选取也很不寻常。然而,扑街时趴着的时间足够拍照即可,但坐杆是耐力的艺术,人们要一动不动坐好几天。

这项活动起源于特技男演员阿尔文·“沉船”·凯利(Alvin “Shipwrecked” Kelly)。最初,他这么做是因为打赌,坐了13小时。由于他的行为受到媒体的特别关注,他受雇到公共场合去表演这项特技。很快,就有很多人争相效仿,包括15岁的雅芳·福尔曼(Avon Foreman),他创下坐杆10天10小时的记录。

凯利最好个人记录为49天,但这和把坐杆发挥到极致的理查德·“迪克西”·布兰迪(Richard “Dixie” Blandy)相比,根本不值一提。1929年,他作为特技演员坐在加油站的旗杆顶上,那是他第一次接触坐杆。四年后,凯利在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上,把记录刷新为77天。1954年,密歇根州际博览会上,他站在旗杆上10天,创造了记录,1960年,他蹬着自行车在旗杆顶待了13天,又创造了纪录。之后两次,他本可以刷新记录,最后一次是在斯德哥尔摩的一个杆柱上坐了125天。但他72岁于芝加哥去世了,因他正坐的杆柱忽然倒塌。

6. 泰迪熊照片

6

我们之所以觉得怪异文化怪,有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不够普遍。互联网时代前,很多怪异文化只在村级范围流行,或许流行范围更小。居住地人民知道文化是如何兴起的,所以对他们来说并不怪异。但村外人会感到困惑,如20世纪上半叶,德国人喜欢和着熊装的人一起摆pose拍照。

这些照片来自法国收藏家让·玛丽·多那(Jean-Marie Donat),照片摄于1920-1960年间,所以这种文化在德国流行了很长一段时间。多那的收集花了20年时间,他自己也不确定这种文化的起源。德国玩具制造商理查德·史蒂夫(Richard Steiff)参与了泰迪熊制造,所以很可能纯粹是因为德国人喜欢泰迪熊。

收藏中有大量照片是和孩子一起照的,有度假的,有在海边玩耍的,有参加婚礼的,甚至还有些德国国防军(Wehremacht)军官和北极熊的合影。

5. 六天赛

5

20世纪初期,“六天赛”极为流行,可谓技术与耐力的极致考验。顾名思义,参赛手需要在室内赛道骑六天自行车。传言这六天是人们为避免在周日比赛选定的,不过此说法不足为信。

虽然人们经常认为六天赛是美国的娱乐项目,但其实这项赛事起源于19世纪晚期的英国。有资料表明,第一场比赛于1878年在伦敦举行,但传到美国之后,这项运动才渐渐流行起来,在美国盛极一时,之后又传回欧洲各地。

几十年间,比赛的规则也有所改变。起初在英国,赛车手每天最长比赛时间为18个小时。传到美国后,赛事发展为六天无间断比赛。这种极限比赛形式意味着赛手要服药保持清醒,会产生幻觉,经常撞车(这反而让比赛更受欢迎)。后来,赛事引入了一些安全规程,只允许赛手连续参赛12小时,因此这项比赛又转变为团体赛。

20世纪20、30年代,六天赛盛极一时,会定期在麦迪逊广场花园(Madison Square Garden)举行,平·克劳斯贝(Bing Crosby)和杰克·登普西(Jack Dempsey)等名流也会出席观看,为赛车手加油。

4. 抢衬裤

4

由于二战爆发,吞金鱼、六天赛等20世纪30年代流行的活动都受到影响,流行度大大降低。战后人们进入平静期,兴致勃勃地预测接下来的流行趋势。1949年,答案揭晓,高校男生们纷纷闯进女生宿舍,抢走女生的衬裤。

很多人从大学题材的电影中了解到“抢衬裤”,不过其实这种游戏在20世纪50年代最为流行。“抢衬裤”游戏初次登上历史舞台是在1949年,事情发生在伊利诺斯州的奥古斯塔纳学院(Augustana College in Illinois)。那些男生的初衷也不是为了偷内裤,只是为了引起骚乱而已,不过一些喜欢恶作剧的人顺走了女生的内衣,“抢衬裤”这种说法也就出现在新闻中。

由于媒体的宣传,“抢衬裤”变成了全国高校流行恶作剧,到1952年,已经风靡50多所高校。尽管男生们偶尔被驱逐、逮捕甚至遭到催泪瓦斯袭击,但并未打消他们抢衬裤的行为。女生大都意识到了他们的行为,有时还帮助男生抢夺。这不仅仅是大学生的恶作剧,更是对权威和性压抑的反抗。1956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2000多名学生参与“抢衬裤”,造成2万美元损失,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抢衬裤”活动。

3. 古劳埃到此一游

3

很多流行趋势源于战争,听起来有点奇怪,不过战士们也需要有点娱乐嘛!这也是二战期间“古劳埃到此一游”(Kilroy was here)涂鸦出现的原因。涂鸦为一个长鼻子的光头将头伸出墙外,简单易画,并常令人发笑,因此大受欢迎,直到战争结束,“古劳埃到此一游”仍然流行。

虽然大家公认古劳埃源于美国士兵,但实际上其灵感源自于英国早期的画作《扎德先生》。扎德先生是英国漫画家乔治·查特顿(George Chatterton)于1938年创作出的人物,他将光头探出墙外,说到“什么?没有茶?”(茶可以用糖、烟或其他任何短缺的东西替换)

战争结束时,欧洲和美国有几千幅“古劳埃到此一游”的涂鸦,显然这些作品出自几千名士兵之手,不可能是同一个人无聊所绘。但真的有古劳埃这个人吗?不止一人自称古劳埃,不过一般认为是船检员詹姆斯·J·古劳埃(James J. Kilroy),他习惯在检修过的船身上用蜡笔涂写“Kilroy was here”作为标记。1946年,美国转运公司(Transit Company of America)举办了一场比赛,试图找到真正的古劳埃,詹姆斯提供了足够的证据,并赢得大奖——他的专属有轨电车。

2. 肖像集

2

此“face book”(肖像集)非彼“Facebook”(脸书),前者比后者早了100多年,是历史学家将波士顿环球日报(Boston Daily Globe)百年前的旧报纸电子归档时发现的。其中一份报纸刊于1902年8月24日,大标题为《新风尚:肖像集》。当时的“face book”顾名思义,是一本画肖像的书。

20世纪初,肖像集是一个很流行的社交类游戏,人们聚会时,画彼此的漫画,然后钉在一起,合成一本书,通常由笨重的白色亚麻布构成。出色的画作往往笔调诙谐。肖像集使得朋友们可以分享画作、玩笑及照片,跟我们的“脸书”类似,只是远没有脸书高科技。

这并不是档案管理员发现的第一篇前瞻性的文章,之前他们曾发布了一篇1942年的华盛顿邮报文章,名为《三思而言》(Think before You Twitter,译注:现有一流行社交网站名为Twitter),指出人们并不关心他人。

1. 廉价的色情书集

1

经济大萧条时期,人们需要一些低消费的娱乐方式,廉价的色情书集(Tijuana Bibles,又叫做八张纸)应运而生,他们只有手掌大小,是幽默的色情漫画。此类书籍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30、40年代风靡一时,在地下酒吧、台球厅、舞厅等众人聚集的地方流传。

人们认为这些漫画书是提华纳(Tijuana,墨西哥城市)出版然后出口到美国的,因此称为“Tijuana Bibles”。此集背后的艺术家大多是美国人,不过仍不为人知。其中最出名的创作者为Mr. Prolific,谣传部分为《火箭炮乔》(Bazooka Joe)的创作者韦斯利·莫尔斯所画。

这些色情书集拙劣地模仿那时的经典形象,包括漫画角色大力水手、布隆迪、至尊神探以及真人杰克和艾尔·卡彭。演员也是常见的模仿对象,如葛丽泰·嘉宝和琼·克劳馥都是常见的主人公,不过梅·韦斯特是色情书集女王,而且,不知何故,常跟大力水手结对出现。

共有495阅 / 0我要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吧返回顶部

!评论内容需包含中文


请勾选本项再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