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封建社会重男轻女,女性没有自我立足之地,甚至可作为商品交易,或是沦为男性的附属品。不过即便如此,坊间却有“宁娶寡妇,不娶生妻”的现象,让人不禁好奇,为何区区一个“生妻”,竟让当时的男性避之唯恐不及。
古代男子宁娶寡妇,不娶生妻,顾名思义就是描述寡妇的地位远远大于生妻,而生妻一词最早出自于李陵的文学作品《答苏武书》,文中指的是年轻妻子,但后来则泛指被离婚的女子。
不过生妻又没作奸犯科,为何被众人如此鄙视?原因在于古代男女离婚,多半是女子被夫家休掉,但并非说休就休,对方必须犯下“七出之罪”的其中一项才能离婚,包括不孝顺公婆、生不出儿子、红杏出墙、妒忌、长舌、恶疾、盗窃。而这七出,无论是犯了哪一条都会成为男子眼中的劣等女子,从此被贴上品行不良、道德败坏的负面标签,要是娶了这样的“弃妇”回家,恐怕后患无穷。
不过随着时代改变,在两性平权的普世价值下,男女对于婚姻都有自由表述的权力,即便女子结束婚姻状态后也能再次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古人“宁娶寡妇,不娶生妻”的说法也渐渐消失在时代的洪流中。
!评论内容需包含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