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世界刚刚出现一个小陌生客。物理学家声称,成功地在实验室里创造出一种全新’不可能’的物质形式,超固体(supersolid),它同时具有液体和固体的特性。
这些科学家推测,这种怪异的物质态可能存在超过50年,但没有人能够证明它实际上是可能的。现在,两个独立的物理学家团队使用不同的技术来达成同样的奇特结果,他们所声称的是超固体物质的第一批例子。
对于那些不熟悉超固体究竟有多怪异的人来说,’超固体’是一种怪异的物质态,它具有固体的结晶状结构,然而像液体一样流动。这对传统物理学来说,是相当矛盾的。
通常,物质只存在四种简单状态:固体,液体,气体和电浆。这些状态的出现,取决于诸如温度和压力等条件,而且由物质内的粒子排列所限定。
物质超固态怪异的地方在于粒子排列成刚性的固体结构,但另一方面它也可以没有黏滞性(viscosity)或’粘性(stickiness)’的流动,这是超流体(superfluid)的关键特征。
这项发现背后的一个团队首席研究员、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Wolfgang Ketterle说:“一种物质结合了超流性和固性,是违反直觉的。”
MIT: 超流体从密闭的空间流出
超固体是回到1969年由俄罗斯物理学家首先预测的。他们假设在某些条件下,氦-4同位素可以同时显示固体和液体特性。
一项突破在2004年出现,当时宾州州立大学(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将氦气冷却到绝对零度(约摄氏零下273度)以上的不到10分之1度,碰巧发现这可能是一个超固态。
如同Bec Crew在去年对我们报告,鉴于他们无法排除一层薄薄的液体可能躲避在容器内,然后扭曲他们的研究结果,这个团队没有足够的信心来表示他们实际上做出一个超固体。
随后十年的几个实验,藉由显示氦-4在特定情况下有一种’量子可塑性(quantum plasticisity)’,这种可塑性不是由超固性所引起的,进一步揭穿已经做出超固体的想法。
图:Alan Stonebraker
科学界大多数的人相当判定2004年的样本不是一个真正超固体的例子,而且在过去几年,这个领域在这个问题上是非常地安静。
然而在11月,不是1个而是2个独立团队,在预印论文中宣称他们做到了,他们设法在实验室里创造出超固体。
这些研究人员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虽然过程不同,但这2个团队都使用一种名为玻色-爱因斯坦凝态(Bose-Einstein condensate)的奇怪类型气体,来产生他们的超固体。
玻色-爱因斯坦凝态是物质第5态,出现在超低温,原子会表现得像波一样。
它们有自己独特的特性,但使用玻色-爱因斯坦凝态创造出超固体的好处是,它已经是一个超流体,因此,它在成为超固体的半途上。
这个团队采用这些超低温气体,并使用稍微不同的技术将它们哄骗成物质的量子相,具有像固体的刚性结构,但流动像超流体的能力。
瑞士研究人员之所以能够做到,是藉由采取少量的铷气体,并且放在真空室中,将它们冷却到绝对零度以上的几十亿分之一凯度,造成它们形成玻色-爱因斯坦凝态。
然后,这个团队把这个玻色-爱因斯坦凝态置于具有两个光学共振室的装置中,每个光学共振室由两个微小的相对镜子所组成。利用雷射,这些粒子最终形成一种规则晶体状的结构,一种固体的象征。
但是这个玻色-爱因斯坦凝态也保留超流体特性,能够在没有任何能量输入的情况下流动,这对正常固体来说是不可能的。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团队的一位成员Tilman Esslinger告诉科技新闻网站Phys.org:“由于一种复杂的设定,允许我们对这些原子做出两个相同的共振室,使得我们能够在实验室里产生这种特殊态。”
麻省理工学院的团队采取不同的方法。他们使用雷射和蒸发冷却方法的组合,将钠原子变成玻色-爱因斯坦凝态。
然后,藉由在这些原子中产生密度变化,他们也使用雷射来巧妙处理玻色-爱因斯坦凝态,成为结晶固体排列。
虽然过程不同,但最终结果与瑞士团队相同,固体物质像超流体一样流动。
这些结果被两个团队同时验证的事实,甚至让人更加信服这些超级固体是真的。
回到11月,来自纽约城市大学(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没有参与这项研究的Sarang Gopalakrishnan告诉科学新闻(Science News):“这肯定是第一次,你可以明确地看见一个系统,然后说这是一个超流体,也是一个固体。”
有一些争议,因为这个团队使用玻色-爱因斯坦凝态,而不是氦-4,来产生物质态,它可能被视为’欺骗’。但它绝对是到目前为止,超固体存在最令人信服的证据。
那么,对于我们其他人来说,潜在的新物质态是什么?就在此刻,很少。这些材料只能在超真空条件下的极低温存在,意味着它们目前不是很有用。
但是,进一步了解物质的奇怪状态,可以导致超导体的改进。超导体是相当有用的材料,导电时没有阻力。
尽管这两个团队同时提出这项声明听起来很竞争,但是事实上是这两个研究小组都欢迎彼此验证和回应。
这两篇论文已经发表在自然期刊(Nature)。在这里以及这里。
!评论内容需包含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