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团队在1980年代,于河南发掘出“西水坡遗址”,包含了古代多时期的文物遗存,其中最特别的就是三组由蚌壳摆塑而成的龙虎图案,根据鉴定其历史可追溯到约6500年前,因为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最逼真的龙造型,所以被誉为“中华第一龙”。
根据《顶端新闻》报道,1987年5月在河南濮阳发现一处古文化遗址,被命名为“西水坡遗址”,总面积约有5万平方米,包含仰韶、龙山、东周和汉代等多时期文化遗存,经过考古团队的不断挖掘,先后发现了3组用蚌壳精心摆塑的龙、虎图案,其中一组龙虎位于第45号墓墓主人两侧,还有一组则在一条灰沟内,是人骑龙与虎的图案。
根据放射性碳定年法测定,西水坡的蚌塑龙虎图案,距今已有6500~6300年左右的历史,因为是迄今为止发现时代最早、最成熟逼真的龙造型,所以获得了“中华第一龙”的美名,濮阳也因此有了“龙乡”之称,该遗址还入选“20世纪河南考古10项重要发现”。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郝本性指出,虎是现实存在的勐兽,容易辨认,但龙是靠想象力创造出来的,只能根据弯曲的蛇身、身上的鳞片、头上的角、舌头细长等特征来辨认,且它与后代的龙形大致相似,可以说是商代以后龙的直接来源,从殷墟甲骨文龙字字形和殷墟出土的龙纹石磐都能证实。
除此之外,龙虎相配也是值得重视的问题,第45号墓墓主人身旁的蚌塑龙虎的位置,分别是龙在东、虎在西,这个现象是古代流行的四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观念的前身,在商代后期“龙虎配”更常见,且早于“龙凤配”。
!评论内容需包含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