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15年4月26日,尼泊尔加德满都国际机场,印度军用飞机抵达机场。
2500多万年前,印度还是一个快速滑动的板块上的独立岛屿,它与亚洲大陆发生了碰撞。这两个板块仍在继续相撞,每年以1.5到2英寸(约合3.81厘米)的速度相互挤压。这些力量令喜马拉雅山脉形成世界最高的山峰,并引发灾难性的地震。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4月26日报道,数十年来,专家一直警告加德满都人民要注意这种危险。鉴于地质构造、令地震震动加剧的地质情况,以及建筑物的构造不严谨、抗震能力差,尼泊尔在25日出现的惨重伤亡实际上是不可避免的。
设在加州门洛帕克的非营利组织国际地质灾难协会(GeoHazards International)是一家试图帮尼泊尔等较为贫穷、脆弱的地区为应对灾难做准备的机构。该机构指出,每隔75年,这里就会发生一次大地震。
81年前的1934年,在尼泊尔东部距离珠峰大约6英里(约合10公里)的地方发生8.1级地震,共有1万余人丧生。1988年,共有逾1000人在一次规模较小的6.8级地震中丧生。
国际地质灾难协会的总裁兼创始人布莱恩·塔克(Brian Tucker)说,上世纪90年代,他所在的组织曾预测,倘若1934年的地震再次发生,就会造成4万人死亡——这是因为人口在向这座城市迁移,高大而脆弱的建筑物将会坍塌。
国际地质灾难协会在4月的更新信息中写道,“这里的年均人口增长率为6.5%,而且城市密度位于世界最高之列;在这种情况下,住在加德满都谷地的150万人明显面临着严重而且越来越大的地震风险。”
该组织协助成立了一个本地非营利组织,以继续进行准备工作,其中包括学校和医院的加固。
25日的地震发生在加德满都西北地区,震源相对较浅,所以地表的震动更加强烈。但是由于震级为8.1级,所以释放的能量比1934年的少。
科罗拉多大学(University of Colorado)地质学教授罗杰·比尔汉姆(Roger Bilham)曾研究过该地区的地震历史,他说,震动持续了一到两分钟,断层沿着断裂带滑动了约10英尺,断裂带长达75英里,从加德满都穿过。
这场地震“让整个城市向南移动了10英尺”(约合3.048米),比尔汉姆博士说。
最高达6.6级的余震多数发生在加德满都的东北部。
25日的地震有可能只是更大地震的前奏,但比尔汉姆说可能性并不大。
报道称,加德满都和周围的山谷坐落在一个古老而干涸的湖床上,这也是该地区在地震中受到严重损毁的原因之一。“非常非常软的土壤,松软的土壤放大了震动,”塔克博士说。
该地区的陡峭山坡也很容易发生雪崩,就像25日的地震在珠穆朗玛峰上引发的雪崩一样。
并非只有加德满都预计会发生致人死亡的地震。
塔克说,德黑兰、海地、秘鲁利马,以及印度尼西亚巴东同样容易发生地震。这些地方附近的构造断层都处在紧张状态,但建筑标准和灾难预防则似乎不够充分。
不过,并非所有地方都这样麻痹大意。过去76年,土耳其北部的一个断层附近发生了许多地震,该断层从该国的东部开始,朝着伊斯坦布尔的方向,向西部延伸。1999年的一场地震曾导致超过1.7万人遇难,多数遇难者位于伊斯坦布尔东部的伊兹米特市。人们的预期是,下一次大地震的震中将在伊斯坦布尔或其周围。
“伊斯坦布尔是执行建筑规范最积极的地方,”塔克说。“我认为伊斯坦布尔做得很不错。”
!评论内容需包含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