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拥有2种不同容貌的画像,历史学家指出,其实2幅都不是他真正的长相。(图左为朱元璋画像、右为朱棣画像)
皇帝登基后,通常会请宫中画师来绘制画像,但只有明太祖朱元璋拥有2种版本的画像,一幅是圆润且英挺的模样,一幅则是“鞋拔脸”,脸上还长有许多黑痣,究竟为何会出现形象差距这么大的2种画像呢?历史学家指出,其实2种画像都不是朱元璋的真实长相,而“鞋拔脸”则是出于后代对朱元璋“神化”的作品,且一切的开端都是由他的儿子朱棣开始。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于赓哲指出,朱元璋的“鞋拔脸”画像其实出自于人们对于“帝王异相”的观念,且从明成祖朱棣开始,就已经有意地塑造朱元璋异于常人的形象,《明太祖实录》中记载,“上梦人以璧置于项,既而项肉隐起微痛,疑其疾也。 以药傅之,无验,后遂成骨,隆然甚异。”意思是有人将玉璧放在朱元璋后颈上,该部位就隆了起来,变成骨头没再消下去过。
虽然这段文字和后来的画像没什么关联,但从这时开始,官方、民间就不断为朱元璋迭加层层“滤镜”,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胡丹表示,朱棣从靖难之变后就十分相信“相术(面相学)”,基于政治原因开始塑造朱元璋的“异相”,不过都只流于文字记载,尚未具体化成绘画作品。
于赓哲说,虽然朱元璋“鞋拔脸”画像的起源已经不可考,但从嘉靖以后就在民间疯传,他引述胡丹在《相术、符号与传播:对“朱元璋相貌之谜”的考析与解读》的内容称,朱元璋的容貌在传世过程中,不断被添加具有特殊意义的符号,比如奇怪的脸型、突出的五官特征,以及数量为12、24、36、72不等的黑痣,但最初绘画的人并不是为了丑化朱元璋,而是参考官方文字的描述,加上自己对于皇帝的想象,最终形成了我们所看见的“鞋拔脸”画像。
不过于赓哲指出,另一幅圆润英挺的画像,也不是朱元璋真实的长相,明代官员陆容所写的《菽园杂记》提及,朱元璋曾召集好几个画师替自己作画,其中不乏追求真实性的画师,但朱元璋都不喜欢,最后有一名画师在真实中添加了更加正直、端庄的形象,让朱元璋相当满意,于是请人临摹了好几本画册,赐给自己的儿子们。由此可以得知,另一幅较为正常的画像,其实也加上了朱元璋本人的“滤镜”,而不是他最真实的样貌。
!评论内容需包含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