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环球解密(点击复制)微信
当前位置: 未解之谜网 > 历史故事 > 杨玉环容貌复原图,杨玉环生平

杨玉环容貌复原图,杨玉环生平

2017-2-16 未解之谜网

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美女,这些美女都是倾国倾城的,但是有的美女却误国,其中被称为中国四大美女的杨玉环就是其中一个,杨玉环已是过世许久的人了,相信中国的很多人都知道荔枝与杨贵妃的故事,单独就这句话就能够知道杨玉环在当时的地位以及权势,所以有很多人都想知道杨玉环容貌复原图,最近科学家根据杨玉环的古代描述进行容貌复原,不过关于杨玉环的故事,很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本文小编就详细的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杨玉环的故事。

杨玉环

一、杨玉环容貌复原图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指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的美誉。据史料记载,杨玉环比较肥胖,但是历朝历代的杨玉环古尸容貌复原图都是温润型身材,集显高贵与妩媚于一身。

杨玉环,出生于公元719年,卒于公元756年,活了37岁,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二、杨玉环简介

杨玉环于开元七年(719年)生于宦门世家,高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杨玄琰,曾担任过蜀州司户;叔父杨玄珪曾任河南府土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蜀州度过的。

开元十七年,10岁左右的杨玉环因父亲去世,被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珪家。杨玉环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

开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杨玉环也应邀参加。咸宜公主之胞弟寿王李瑁对杨玉环一见钟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当年就下诏册立她为寿王妃。婚后,两人甜美异常。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武惠妃逝世,李瑁的母亲武惠妃是玄宗最为宠爱的妃子,在宫中的礼遇等同于皇后。玄宗因此郁郁寡欢,当时后宫数千,玉环与李瑁无可意者,有人进言杨玉环“姿质天挺,宜充掖廷”,于是唐玄宗将杨氏召入后宫之中。

三、杨玉环的奢靡生活

古代朝廷养一个妃子需要多少代价?根据《旧唐书》里记载,“宫中贵妃院织锦刺绣之工,凡七百人。”这不由让人想起唐朝诗人李白那首《清平词》中“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诗句来。为杨贵妃缝制衣裳就需要有七百人的一个大工厂。当然,为杨贵妃雕刻熔造做首饰的“又数百人”。

养一个妃子只穿戴这一项就须要这么多的人工。至于她的饮食起居,要用多少人工那就凭人们的想像了。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曾写了一首《长恨歌》,与其说写的是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的生死爱情,还不如说写的是大唐王朝需要为杨贵妃付出的花费: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曼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由此可见,杨贵妃每日不仅要陪睡觉,还要陪唱歌,陪洗澡,为杨贵妃付出了大唐王朝的倾国血本。

四、杨玉环为何成不了皇后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开放的朝代,采取了兼容并包的文化政策,各种外来风俗在大唐落地开花,封建伦理等级制度得到弱化,因此唐玄宗这样做并没有引来太大的反对。但抢夺儿子王妃毕竟不是件光彩的事情,寿王李瑁虽然表面不敢说,暗地里肯定是耿耿于怀的。

所以唐玄宗虽然极其宠爱杨贵妃,将所有的恩惠都施加到她身上,连她的亲戚朋友都提拔为重要官员,由朝廷俸禄包养起来,甚至于民间产生了“不重生男重生女”的风气,但却一直不肯加封她为皇后。一来是从儿子手中抢来的贵妃毕竟有违伦理。

虽然其时风俗开化,但纲纪伦常的主体还是存在的,让这么得来的妇人做了皇后显然无法“母仪天下”。二来是如果封杨玉环为皇后,势必将寿王李瑁心中压抑的怒气激发出来,到时候发生政变也很有可能。其三是杨贵妃得宠后仙及鸡犬,她的兄妹亲戚都得到了朝廷的重用,已经发展成一股庞大的政治力量。

如果再封她为皇后,必将引起大臣的反对和权力的倾斜,这对维护稳定是很不利的,所以唐玄宗一直不肯封杨贵妃为皇后。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让唐玄宗不能封杨贵妃为皇后,这就是杨贵妃跟随唐玄宗后一直没有子嗣。

至于杨贵妃为什么没有生育我们无从得知,但没有儿子肯定是封她为皇后的一大障碍,因为古代册立皇后是件非常重要的大事,要君臣参与,诏示天下,册立的皇后必须是懿德懿容,能起到垂范万众、母仪天下的作用,她所生的儿子也将被立为太子,日后继承大统。

五、杨玉环得宠后其家人的境况

杨贵妃得势后,其大姐封为韩国夫人,三姐封为虢国夫人,八姐封为秦国夫人。每月各赠脂粉费十万钱。虢国夫人排行第三,以天生丽质自美,不假脂粉。杜甫《虢国夫人》诗云:“虢国夫人承主思,平明上马入金门。却嫌脂粉宛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杜诗详注》卷二)乃为事实之写照。

由于杨贵妃得到重宠,她的兄弟均赠高官,甚至远房兄弟杨钊,原为市井无赖,因善计筹,玄宗与杨氏诸姐妹赌博,令杨钊计算赌账,赐名国忠,身兼支部郎中等十余职,操纵朝政。玄宗游幸华清池,以杨氏五家为扈从,每家一队,穿一色衣,五家合队,五彩缤纷。沿途掉落首饰遍地,闪闪生光,其奢侈无以复加。杨家一族,娶了两位公主,两位郡主,玄宗还亲为杨氏御撰和彻书家庙碑。

六、杨玉环生死之谜

1、魂断香消马嵬驿

根据现有史料来看,杨贵妃隐居民间、流落海外等说法,证据不足,只能视作传说。这位薄命的美人,确实死在了马嵬驿。《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正史中,都对此事有明确记载。《高力士外传》《唐国史补》等唐人笔记杂史中,也说杨贵妃在马嵬驿香消玉殒。那么,她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最普遍的说法是:杨贵妃被缢(yì,用绳子勒死)身亡。当时,玄宗为平定军心,不得已接受了高力士的劝言,命人用白绫将杨贵妃勒死在佛堂中(一说在佛堂的梨树下)。也有人认为,杨贵妃可能死于乱军之中。唐代诗人杜甫所作《哀江头》中有“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之句。

同为唐代诗人的李益在《过马嵬二首》中写有“太真血染马蹄尽”之句,都描写了杨贵妃为乱军所杀、血溅兵刃的情景。此外,还有“杨贵妃吞金而死”的说法。从马嵬驿事变的形势来看,纵然死法不同,杨贵妃却是非死不可。那么,为什么又会有“流落海外”“隐居民间”等传说呢?

这或许是因为人们同情她、怜爱她。毕竟,杨贵妃没有像商代妲己、汉代赵飞燕等著名美女那样恃宠而骄,干尽坏事。安史之乱爆发,她也并非罪魁祸首。杨贵妃与玄宗志趣相投、琴瑟和鸣,这本是一段爱情佳话。但她最后被当作棋子而牺牲,为这段故事平添了许多悲剧色彩,也使得历代文人为之嗟叹,吟咏出许多杰出的诗篇。

2、流落海外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杨贵妃独得圣宠,杨家势力也跟着越来越大。她的堂兄杨国忠为人好赌,但也封官入朝,把持朝政。玄宗步入晚年后,渐渐沉溺于酒色,政治愈加腐败。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禄山、史思明以讨伐杨国忠为名,行夺取皇位之实,起兵反叛,史称“安史之乱”。

叛军逼近长安,玄宗仓皇逃离。途经马嵬驿(位于今陕西兴平市西)时,军队哗变,士兵们一致要求处死杨国忠和杨贵妃,随后杨国忠被乱刀砍死。玄宗说:“杨国忠该杀,贵妃是无罪的。”但士兵们认为杨贵妃乃祸国红颜,不诛难慰军心,难振士气。在这种形势下,杨贵妃的命运将会如何呢?

有一种说法是,当时的禁军将领陈玄礼怜惜杨贵妃,不忍杀她,遂与高力士合谋,以侍女代其受死。真正的杨贵妃则被护送南逃,扬帆出海,漂泊至日本。后来,她一直在日本生活,最后病逝于京都。

现在日本沿海有一个叫“久津”的村子,以“杨贵妃之乡”而闻名,相传它就是杨贵妃在日本的登陆地。1963年,一位日本女子向电视观众展示了自己的一本家谱,说自己就是杨贵妃的后人。日本著名女影星山口百惠,也曾在接受采访时自称是杨贵妃的后裔。

七、杨玉环归宿的四大谜团

“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在军事哗变中被赐死,这凄美的故事通过白居易的诗已经为人熟知。然而.却有人说杨玉环被护送到了日本,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

1、唐玄宗强占儿媳

据说杨玉环出生时胳膊上就有一枚玉环,她的父亲杨玄琰曾为蜀州司户。玉环幼年时父亲亡故,她寄养在洛阳叔父家。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嫁与寿王李瑁为妃,从名分上说原是玄宗的儿媳妇。这时玄宗最宠幸的武惠妃刚病死,玄宗陷入深深的哀恸与孤寂中,喜怒无常。

近臣高力士进奏说寿王妃杨氏姿色无双、倾国倾城,长得颇似惠妃。玄宗便叫高力士传旨宣召杨玉环入温泉宫,这一看不要紧,只见杨玉环肌态丰艳,顾盼生情,果然是沉鱼落雁,玄宗当下命她宽衣解带,沐浴华清池。杨玉环依稀有当年武惠妃的影子,但更多了些野性和放荡,而这正是玄宗从不曾感受过的。

名分所限,唐玄宗虽然喜欢杨玉环,但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把儿媳强占,为了能够长相厮守,高力士替玄宗想出一个办法。杨贵妃先到长安太真宫假做了几天女道士,然后再暗暗地接进宫里。从此天天求欢,夜夜纵欲,加上杨玉环性情聪敏,善于迎合上意,遂专宠于后宫,宫中人皆称她“娘子”,旋被册为贵妃。

贵妃的3个姐姐也都美艳绝伦,分别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可以自由出人宫禁,势倾朝野。杨氏家族的荣显,甚至改变了当时重男轻女的社会风气,当时京都有歌谣说:“生男勿喜女勿悲,生女也可壮门楣。”杨玉环往往在玄宗心念一动的时候就能承迎他的心意,而且性格机敏,每每想出新鲜的点子,使玄宗沉溺不可自拔。

比如,玄宗领小太监百余人,杨玉环领着宫女百余人,排为两阵,将锦绣缚在竿头做旗帜。另有一些小黄门,在台阶下击鼓鸣金,做两阵进退的号令。击鼓时,小太监和宫女扭打在一处,凡打败的罚饮酒一大杯,太监与宫女堕冠横钗的狼狈样子让人忍俊不禁。

再如,当时长安的妇女,一至春日,多相约女伴数人去野外郊游。遇有合适的地点,便在草坪上摆出美酒佳肴,笑谑对饮。为了防止有外人干扰,便解下各自的红裙,连接成帏幕来遮蔽,称作宴幄。后来演变成男女放荡风流的娱乐,其始作俑者就是杨玉环跟唐玄宗。

玄宗对杨玉环越发宠幸,他们常去华清官洗浴温泉。温泉在骊山下,旁边的宫室环山建造,规模宏敞,气象万千。杨氏兄妹一并从幸,车马仆从,数里不绝,身上穿的锦绣及佩戴的珠玉,璀璨夺目。而且杨氏5家,每一家的衣服颜色都不一样,各为一色,共有5色。

遗失在路旁的钗钿以及掉的鞋子,数都数不清,妇女脂粉的乔气弥漫数十里。他们在华清宫摆开盛宴,到了酒酣面热之时,贵妃肌体丰硕,不知不觉香汗淋漓。宫中有华清池,是温泉汇聚的地方,每当贵妃沐浴后,便临风站菥,露胸取凉,别人这时都自觉回避,只有玄宗每日司空见惯。

杨玉环爱吃鲜荔枝,但南方才有荔枝,而且荔枝一过7日就不再新鲜,玄宗为讨贵妃的欢心,不惜专程派人去岭南一带传送荔枝。沿途以快骑传递,每到达一个驿站就换上新的马匹,许多快马常常为了赶路而累死。

2、安禄山酿成“天宝之乱”

唐玄宗的英明睿智渐渐消磨,他在位的后期,任用奸相李林甫、杨国忠,终于酿成天宝安史之乱。安禄山是营州柳城地方的胡人,兼任平卢、范阳、河东节度使。原来与杨国忠相互勾结,屙因为屡立奇功受皇帝赏识,被杨国忠嫉妒。

杨国忠常加以诋毁,但杨玉环想到自己与玄宗年龄悬殊,万一玄宗死去,太子早对杨家不满,那时有实力的安禄山就是一个依靠,因此杨玉环极力保持与安禄山的关系。安禄山也极尽所能讨好杨玉环,时时进宫朝见她,杨玉环赐安禄山在华清池洗浴,浴罢用多色锦结成一个小儿摇篮,令安禄山装作婴孩儿模样,卧在摇篮中。

数十个宫女,抬着摇篮来到杨玉环跟前,安禄山口中唤着妈妈。嬉闹中慢慢产生了私情,毕竟安禄山强壮有力.动作野蛮,刺激了杨玉环的情欲。玄宗不在时两人常偷偷幽会,一次安禄山用力过猛,竟然在她的酥胸上抓出一道道伤痕。

杨玉环无法向玄宗交代,只好以锦缎遮在胸前,称为“诃子”,这便是后世“乳罩”的起源,“禄山之爪”成了典故。事后安禄山私下对人说:“贵妃人乳,滑腻如塞上酥!”杨国忠时时在玄宗面前讲安禄山的坏话,安禄山辗转不安,渐起反意。

天宝十四年(755年)在范阳起兵,以诛杨国忠的名义,兵锋直指长安。杨国忠扰乱朝政,将士指挥无方,20万大军顷刻崩溃。潼关很快失陷,长安震动。在一个细雨迷蒙的清晨,唐玄宗、太子、丞相韦见素、杨国忠、杨玉环姐妹及大将陈玄礼率领的少数卫军,奔出延秋门西逃。

3、杨贵妃何去何从

傍晚至马嵬坡,军士持戟鼓噪,乱兵诛杀了杨国忠,鼓噪仍久久不止。陈玄礼奏称:“国忠既诛,贵妃不宜再侍候陛下,请赐其死以塞天下怨。”玄宗不忍,高力士劝玄宗:“贵妃原是无罪,但将士已杀国忠,贵妃尚侍左右,终未能安众心。愿陛下俯从所请,将士安,陛下亦安了。”

玄宗还在迟疑,外面哗声更烈,乱兵几乎要拥进门来。杨玉环听到情状,含泪辞别玄宗:“愿陛下保重!妾诚负国恩,死无所恨,唯乞容礼佛而死。”玄宗已是泣不能语:“愿妃子投生在一个好地方。”杨玉环以白绫一束挂在驿馆院中的梨树枝上,北向拜道:“今与圣上永诀了。”接着自缢而亡,一道幽魂渺渺无迹。

然而,对于杨贵妃的最后归宿,却有许多疑团。流传最广的说法是杨玉环自缢。陈鸿《长恨歌传》记载:唐玄宗知她难免一死,但不忍见,使人牵之而去,“仓皇辗转,竟死于尺组之下”。

第二种说法是杨玉环死于乱军之中。主要见于一些唐诗中的描述,说明杨玉环死于乱刃。然而刘禹锡《马嵬行》一诗却说是吞金而死的。

第三种看法是杨玉环流落于民间。白居易《长恨歌》的“马嵬坡下泥中土,不见玉颜空死处”是说唐玄宗找杨玉环的尸骨,结果什么都找不到.证实贵妃未死于马嵬驿。陈鸿的《长恨歌传》有句“使人牵之而去”,又特为指出:“世所知者有《玄宗本纪》在。”而“世所不闻”者,今传有《长恨歌》,这分明暗示杨贵妃并未死,被使者带去藏匿远地了。

第四种说法认为杨玉环逃亡日本,且说在马嵬驿被缢死的,仅是一个侍女。杨玉环被安排护送南逃,扬帆出海,漂至日本久谷町久津,至今日本还保存着许多杨贵妃的庙宇、坟墓、传说、器物。传说她在日本的政坛上又活跃了30年,到68岁才死去。另有人声称杨贵妃并未死于马嵬驿,而是被人带往遥远的美洲,这种说法更加离奇……

八、杨玉环如何成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西施、貂蝉、王昭君三位都因貌为国用而以“德貌双馨”入选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而杨玉环作为亡国之君的宠妃与夏之妺喜、商之妲己、周之褒姒一样无德可言,却又因何入选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呢?文章以为全凭白居易的《长恨歌》一诗。

如果是从中国古代女人中只选出了三大美女,不会让人困惑。因为西施、王昭君、貂蝉三位都曾为各自的国家或王朝贡献了青春和美貌,从而以“德貌双馨”的理由入选,谁会争议!可偏偏杨玉环与德无关——她不仅没有为国家建立过尺寸之功。

而且还媚惑得唐明皇与她“春从春游夜专夜”以至于“从此君王不早朝”,甚至使唐明皇严重不顾赏罚之度而将她的美貌跟为国建功立业的元老勋臣们的赫赫功绩相提并论,从而获得“姊妹弟兄皆列土”的待遇,甚至她那个草包堂兄杨国忠得益于她的被宠幸而最后竟官拜右丞相之职,兼领四十余职,并专判度支,还不以此为满足。

还要贿赂公行、公权私出、结党营私,一时权倾朝野,结果引发安禄山、史思明的不满和叛乱,使国家又一次经历大规模的“尸横遍野,流血漂杵”,弄得唐明皇连皇位都丢了。而夏之妺喜、商之妲己、周之褒姒不也正是像杨玉环这样以“美色乱政”而被指为“红颜祸水”的吗,为什么到了杨玉环这儿不但会幸免,还进而跻身于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列?是不是因为杨玉环一定比妺喜、苏妲己、褒姒长得美呢?

可惜都没有留下玉照,而从客观效果而言,夏桀王、殷纣王、周幽王三位君王同样分别被妺喜、苏妲己、褒姒媚惑得神魂颠倒、糊里糊涂,使他们都做出了很多荒唐之举来。《国语·晋语》上说:“妺喜有宠,于是乎与伊尹比而亡夏。”“比”是什么意思?

就是《列女传》所说的“听用其言,昏乱失道”,就是将妺喜比为贤臣,唯其言是从。不仅如此,还以其癖好为国家头等大事而因妺喜乐闻裂缯之声,于是举国之缯为其听用。而夏桀王为了最充分地纵其欲、逞其情、畅其意,据说还凿了一个大池塘,注满美酒,与妺喜和宫女在酒池中一边划船一边随意取饮,欢宴无度,不计昏晨。

那殷纣王做得与夏桀王很相像,也是唯妇人——即“妲己之言是从”,为惩治不服者便设了虿盆、炮烙之刑。比夏桀王更有创意的是,他除了同样“以酒为池”以外,还“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估计褒姒是个非常冷僻孤傲的美人,那些被妺喜、妲己玩过的把戏吸引不了她。

于是周幽王绞尽脑汁而终于想出了点燃峰火台的妙法,褒姒每当看到天下诸侯们像无头的苍蝇一样乱纷纷、心慌慌、满脸风尘、神情庄严地赶来京城保驾卫国的混乱情境,才会微微一笑。为了这一笑的福乐,周幽王重复使用他的这种过于隆重、过于奢侈的玩法,以致当敌人真正打来时,烽火台的烽火失去了报警的作用。

周幽王便成了那个“狼来了”的故事中的主人公,于是西周灭亡了。瞧瞧,从媚惑功夫而言,妺喜、苏妲己、褒姒都不比杨玉环差,那么,凭什么认定杨玉环一定比妺喜、苏妲己、褒姒长相更佳呢?无论夏桀王、殷纣王、周幽王还是唐明皇,其后宫都有为数不少的从全国女子中千挑万选得来的佳丽,却都专宠某个女人。

那么,这些“某个女人”一定都不是凡凡之辈,谁敢说杨玉环一定比妺喜、苏妲己、褒姒美艳呢?可是,后世之人对于她们的看法、评价和对待方式却大相径庭,前面三位是被人唾骂的“祸水”、“狐妖”而唯有杨玉环却成了后人同情和歌颂的对象,并入选“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到底凭什么?

凭什么?全凭的是白居易的一曲《长恨歌》。不错,李白写过赞颂杨玉环的美貌的清平调词三首,说云如何希望自己变得像杨玉环的衣裳一样多彩多姿多飘逸多变幻、花如何希望长得像杨玉环的容貌一样妖娆娇艳而灿烂,杨玉环的长相如何与瑶台的仙女、月中的嫦娥有得一比等等。

但这是钦命下的笔墨、威势前的恭维,凭此无法使杨玉环入选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列的;杜甫也赞美过杨玉环的靓丽,说她的光艳可以使“苑中万物生颜色”,但这首《哀江头》所感叹的实是人生的无常、世事的难料和良辰美景的易逝,杨玉环的美丽在这里只不过是使人赞同他的观点的依据而已。

给人深刻印象的是他的看法而不是杨玉环的容颜,从而也无法成为杨玉环入选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条件。而白居易的《长恨歌》则不同,它不仅描写了杨玉环的美艳,而且:第一,将荒淫误国的责任完全归咎于唐玄宗李隆基一人,从而在这首长诗中破天荒地第一次完成了对中国几千来的“红颜祸水”论的全盘否定。

而这,无疑是极其合乎情理的,从而只要认真阅读了这首诗,任谁都再也没有理由认为杨玉环是祸国殃民的祸水;第二,它巧妙地将李、杨关系处理和确定为爱情关系,而爱情永远是美好的,是人类永恒称颂的,拥有爱情的杨玉环自然也就会成为人们同情、肯定和歌颂的对象。

第三,正如清代学者黄周星在《唐诗快》中所说的,这首诗具有“刺心透髓”的力量,谁认真阅读这首诗,谁都会难免要被这首诗所表现出来的温婉细腻、透辟真切、摄人心魂的笔力和情致所征服,从而自然而然地接受白居易对于杨玉环及李、杨关系的态度和观点。

其一,与历史上将夏、商、西周之灭亡分别归咎于妺喜、苏妲己、褒姒不同,《长恨歌》将荒淫误国的责任完全归于李隆基。《长恨歌》开篇就言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这是直言李隆基重欲好色,为得美女而四处寻觅、八方渔猎已有年多年,可是始终找不到合乎自己心意的美女。

既然他是如此地重色而苦求,那么,一旦得到,在他欢天喜地、喜不自胜、得意忘形之余做出些什么出格、荒唐的事来,也就在人们的预料之中。所谓“有因必有果”嘛,有了“重色”、苦求的因,那么,产生“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沉沦、出现“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的痴迷、做出“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的妄为,不正是自然而然、合乎逻辑的吗!无论杨玉环也好,妺喜、苏妲妃、褒姒也罢,哪个女人不想得到宠爱,而在传统的中国,什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是男人们的作为和事业,与女人们又有什么关系。

没有人给杨玉环讲授过帝王道、治国论、政治学,她怎么知道李隆基的如此作为会惹来亡国之祸!即便懂得这一切,也未必能有效地劝阻和制止,谁敢忤逆一个狂妄的暴君的意志和欲求!从而一个王朝兴也好、衰也罢,与女人们有什么关系,有什么理由将一个王朝的覆灭非得要归咎于某个女子的美色呢!

白居易说得多好,“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白居易的观点和态度很明朗:第一,杨玉环的“丽质”是“天生”的,是上天惠赐的而非她自己自由选择的;第二,天生的丽质是自然天成的,与一个人的骨肉一样是天造地设的,不是可以任意丢弃和隐藏的。做这样的强调为了什么?

明显是为了在李、杨关系方面再强调指出一个因,并指出这个因是天然的,从而是“不依人的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因此,由于这个因而无论产生什么样的果,都不能认为拥有这个因的个人存在什么主观故意,可以负什么责任。就这样,《长恨歌》一开章就强调了两个因:李隆基的“重色思倾国”和杨玉环的“天生丽质难自弃”。

而就这两个因来说,前者是可以调理和改变的,只要李隆基认识到自己作为一国之君的肩上的重担,只要考虑到天下太平、国体安稳、百姓安居乐业比自己拥不拥有一个美女陪伴要重要得多就可以了;而后者作为一种器质性的原因,则是无法调理和更改的。

除非一个人能够预见到自己的容貌将会给自己和社会带来什么严重后果而自我毁容,而杨玉环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常人都不具备。李、杨关系作为引起安史之乱的原因,李隆基所代表的方面作为心理的一面是可以选择和改变的,而杨玉环的方面则由于代表生理的一面,从而是不能选择和改变的。

只要认识到这一点,那么,谁对谁错、孰是孰非,也就一目了然了。事实的确是:杨玉环美貌天成,无法自弃和掩饰、隐藏,自然会被目睹之人所惊异而四处传扬,必然会被“重色思倾国”的李隆基以帝王之力发现和搜求到,必然会被好色的李隆基所宠幸,由此而发生些什么事,一切有理性的人们任谁也不会认为杨玉环可以负什么责任。

其二,《长恨歌》通过对杨玉环美貌的描写来获得人们对杨玉环的好感、喜爱和接纳。《长恨歌》一再强调了杨玉环的美艳,如除了说她“天生丽质”以外还写她“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通过这些诗句人们可以想象杨玉环的美:皇帝后宫里的女子,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佳丽”,可是与杨玉环相比,则都暗然失色,只能被人忽视!“天生丽质”还只是静态方面的美,杨玉环还具有一种流动的旋律一样的美--“回眸一笑百媚生”,一媚难得,何况“百媚”,“百媚生”的韵致一定具有光焰四射、炫彩灿烂的效果,令人不可直视!

再近距离看看:她不仅“雪肤花貌”,而且肌肤如“凝脂”!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肌肤?那一定是晶莹剔透的、美玉一样的肌肤!即便在她伤情的情况下,也如“梨花一枝春带雨”那样透射出圣洁和清丽的袭人光芒!她还是“娇无力”的、轻盈的、柔媚无限的,洗浴后、醉酒后更显云软水柔,看着她,谁不起怜惜、维护之情!

如此这般,白居易笔下的杨玉环不仅是美的极致,而且比处子还显得冰清玉洁,谁忍心将这样一个可人儿与“祸水”联系在一起!其三,《长恨歌》通过将李、杨关系定性为爱情关系的方式来拯救杨玉环于“红颜祸水”论的绑架。李隆“重色思倾国”是事实,杨玉环本为李隆基之子寿王瑁的妃子是事实。

这两大事实只能使人们把“从此君王不早朝”、“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的现象当作李隆基好色的铁证而把“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的现象当作杨玉环在色与利的交易中得来的好处,他们之间的关系只能被当作色与利的交换关系。

而只要认定李、杨关系是色与利的交换关系,李、杨关系只能被看作是一种庸俗、肮脏、令人鄙视的关系。因为这样的关系而引发一场严重的政治、军事动乱,使千百万人的生命和财产遭受巨大损失的情况下,习惯于为尊者讳的国人,只能掩盖掉李隆基应该承担的责任和罪过而把全部的过错都堆积在杨玉环的身上,使她也必然地成为“红颜祸水”论的牺牲品。

那么,李隆基与杨玉环之间到底有没有爱情?这是无从考证,不可琢磨的。因为爱情这种东西是一种听之不闻其声、观之不见其形的纯粹的精神现象,往往连当事者自己都分辨不清,何况是外人!而且强烈的情欲、战有欲往往比羞羞怯怯的爱情更像爱情,而且狡猾的人类对于爱情是可以伪装的。

而从《长恨歌》所描写的两种现象来看,李、杨之间是不存在爱情的。如:第一,从“姊妹弟兄皆列土”而毫无迹象表明杨玉环曾经努力拒绝过如此严重失当的封赏的情况来看,杨玉环并不爱李隆基。因为,她如果真爱李隆基,那么,应该多为对方——李隆基着想,在接受如此失当的封赏时应该对其后果有所顾虑和不安,但无论从《旧唐书.玄宗本纪》看,还是从《长恨歌》的表述看,对此杨玉环都未曾表示过丝毫的顾虑和不安。

第二,从“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的惨状和历史事实来看,李隆基对于杨玉环是没有什么爱情可言的。因为爱情关系不仅是男女之间精神上的一体性关系,而且还是表现为把对方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更重要的一种关系,从而面对死亡时,有爱情关系的人们之间都是争先领受,而不会像李隆基这样眼睁睁看着杨玉环被其将士活活缢死而不作为。

他作为一国之君,如果肯将一切的过错揽在自己身上,六军将士自然也就奈何他不得,马嵬坡上香消玉殒的事件也就不会发生。可是,李隆基该有所担当而却没有担当,如何说明他对杨玉环有爱情呢!但是白居易一定是出于对美女祸国论的不满,把李、杨之间本来明显是属于色与利的交换的关系硬生生地定性为爱情关系了。

这样的“硬生生地定性”是从“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的描写处开始的。而《旧唐书.玄宗本纪》对此只是一笔带过:“及诛杨国忠、魏方进一族,兵犹未解。上令高力士诘之,回奏曰:‘诸将既诛国忠,以贵妃在宫,人情恐惧。’上即命力士赐贵妃自尽。”

瞧,李隆基赐死杨玉环时连迟疑、犹豫一下都没有。这一描写是个转折,使得诗歌前面部分对李隆基的贪色胡为的描写逐渐向他对杨玉环的爱情方面转变了。而且白居易做这样的处理,在情理上也勉强说得过去,如人们不是常说“只有对失去的东西才能发现它的珍贵”吗?

李隆基也完全可以是失去了杨玉环以后才发现自己对杨玉环有爱情的。全诗总共120句,前面40句描写李、杨从相聚到死别,而后面80句则是专门描写李、杨的相思之苦的。而这80只句中,前面34句描写李隆基对杨玉环的思念,最后34句描写杨玉环对李隆基的思念。

中间12句则描写道士铭感于李隆基对杨玉环的深情而辛勤寻觅杨的活动,以此将李、杨的相互思念串联起来。无论描写李隆基对杨玉环的相思之苦,还是描写杨玉环对李隆基的相思之苦,都用34句,这一定是一种刻意的安排,以示互爱和相思的相当。

对于这“相当”的爱情,《长恨歌》是这样描绘的:失去杨玉环以后,李隆基眼前的世界突然变得“黄埃散漫风萧索”而“旌旗无光日色薄”,最是“行宫见月”时和“夜雨闻铃”处,那月色的凄凉宛如美人殒命时惨白的容颜,那夜雨的冷清中突然传来的铃声则使孤寂之人误以为爱人佩戴着铃饰而来,怎不使人怛悼心伤!

如此悲伤之人还得再一次面对无比悲惨的现实——叛乱平息、“天旋地转”以后,还得再一次经过马嵬坡,再一次回味所爱之人香消玉殒时的情景,这时的锥心刺骨的悲痛无疑远远超过了人类的表现能力,诗人只能从其感染力所产生的客观效果方面去描写,于是便有了“君臣相顾尽沾衣”的诗句。

这里的“臣”,曾经说不定还是为处死杨玉环而拍手称快者。回到皇宫,虽然“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也没有什么变化,可是,“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而无论“春风桃李花开日”时的温馨还是“秋雨梧桐叶落时”的冷清,所反衬的却是同一个东西,那就是现实状态里李隆基绝对的孤单。

如果说以前“春从春游夜专夜”的现象,还说不清到底是出于对杨玉环深挚的爱情还是出于对杨玉环出众美色的迷恋,那么,当人们看到“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的现象,当听闻李隆基在“鸳鸯瓦冷霜华重”的时节唯有他独自一人盖着翡翠衾被抵御弥漫天地的寒冷时,再也不会有人怀疑李隆基对于杨玉环爱得深沉、爱得炽烈。

因为这一切无不在表明:他不仅对所有人——无论是“椒房”嫔妃还是“梨园弟子”失去了兴趣,而且已经达到了见人就烦的程度,以致连仆人都遣散了,以至于西宫南内的“秋草”、落满台阶的红叶都无人清理!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爱情的确是具有排他性和专一性的,说明李隆基对于杨玉环的确是有着无比深沉的爱情的。

于是每一个百鸟归林、万家团聚的黄昏,李隆基则只能伴着“夕殿萤飞”“悄然”静思,每一个万籁俱寂的“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相伴他的却只有昏昏欲睡的“孤灯”和刻骨铭心的相思而已。哪怕与自己深爱着的人儿在梦中一见也是多么美好啊,可是思念的辛苦与精神的疲累连做梦的精力都没有,以致“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那么,死别后的杨玉环又怎么样呢?从她“闻道汉家天子使”以后“揽衣推枕起徘徊”的惊慌和不知所措看,从其继而迫不及待、不顾一切地一溜儿烟奔向天子使而“珠箔银屏迤逦开”的情状看,从其“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的样态所表现出来的慌乱与急切看,从其“梨花一枝春带雨”般落寞、冷清、憔悴的玉容看。

从其因感激君王的眷顾和勿忘而泪水阑干而“含情凝睇”天子使的表情看,从其为勉励李隆基坚信只要双方“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而“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将自己佩饰之物分一半给李隆基的行为看,从其与天子使临别时将自己与李隆基曾经在“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的誓言——“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殷勤重寄词”于李隆基,以再度提醒和规约李隆基的情爱心理的殷切之情看。

即便在“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这种人鬼殊途、相见无期的情况下,杨玉环对于李隆基的爱情是始终坚贞不渝的。爱情是人类亲情、友情、爱情三大感情中的一种,是人类最正当、最感人、最无私的情感,既然通过白居易的描写而李、杨之间的关系变成了爱情关系,谁还会再忍心将“狐妖”、“祸水”一类的污物加在杨玉环的头上!

同是亡国之君的妃子,千百年来妺喜、苏妲妃、褒姒都被国人认定是红颜祸水而诅咒、诟病,而唯独杨玉环一人却偏偏成了人们可歌可泣的悲剧人物,何幸也如哉?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这幸运不是来自别处,完全是来自白居易、来自《长恨歌》一诗,因为《长恨歌》而有了后世白朴的《梧桐秋雨》、洪升的《长生殿》等影响深远的戏剧作品。

因为这样的戏剧作品的世代传唱而使得所谓“李、杨爱情”得以家喻户晓、国人皆知,且得到人们普遍的同情和肯定。而《长恨歌》中“有声有情,可歌可泣,文人学士既叹为不可及,妇人女子亦闻而乐诵之。是以不胫而走,传遍天下”(赵翼:《瓯北诗话》卷四)的,至于“时有一妓于人曰:‘我能诵白学士《长恨歌》,岂与他妓等哉!”的。

不是其“相聚”、“死别”的部分--有史实基础的部分,而是完全是描写李、杨“相思”的部分——毫无事实基础的部分。唯有这一部分才写得深情盈盈、委婉动人。可这一部分完完全全是无中生有的部分——且不说道士找到了杨玉环的魂魄云云,完完全全是荒诞不经。

即便是对于李隆基的思念的描写,也纯属想象——思不思念一个人,那完全是发不发生在一个人内心世界的事,即便身旁之人也无从得知,更何况白居易与李隆基还隔着时代呢!正是白居易将自己的相思与艳情注入自己想象的情节(李、杨相思的故事)的方式创作的《长恨歌》感动了世人。

以这样的感动不仅改变了人们(如“六军不发无奈何”一语中的“六军”)对于杨玉环的看法,而且还塑造和构建了人们对于杨玉环的看法——因为《长恨歌》而认定杨玉环是一位对爱情忠贞不二的女子,从而认为她是一位爱情悲剧人物,从而赢得了后世人们的同情和好评,成为人们心中的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也可以这样说:如果说入选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条件是“德貌双馨”的话,杨玉环之“德”,完全在于她对李隆基的爱情。而杨玉环这份“爱德”,则完全是白居易想象出来的,并无事实基础。杨玉环能够以白居易为她想象出来的“爱德”入选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不正说明她是全凭白居易的一曲《长恨歌》入选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林的吗!

因为容貌同样出众而与杨玉环被相提并论为“燕瘦环肥”的赵飞燕,为什么没有获得“中国古代”第几大美女的殊荣?不就是因为她不具备某种德或没有人赋予她什么德吗!谁如果能够通过想象而给妺喜、苏妲己、褒姒添加上一些“爱德”,且描写出摄人魂魄的魅力,那么,中国古代美女不再是四位,而是七位了。

而事实上,正如“姊妹兄弟皆列土”之罪不在杨玉环而在李隆基一样,什么裂缯闻声之罪、酒池肉林之罪、炮烙虿盆之罪、剖腹视孕之罪、剜心验圣之罪、斫足原寒之罪、峰火戏诸侯之罪等等,即便有,罪也不在妇人,而在君主。因为,作不作为,决定权不在妇人,而在君主。

九、唐玄宗为何娶杨玉环

人不能有权利,权利往往是欲望的温床。何况作为一国之君的帝王,古时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有的是权利。权利在手,利欲熏心,难免作出不合常理的手。比如一国之君的唐玄宗就曾违背常理,娶自己的儿媳妇杨玉环为妻。

1、男人的毛病

“妻不如妾,妾不如嫖,嫖不如偷”,天下任何女人唐玄宗都是唾手可得,只有自己的儿媳妇才是需要偷的“禁脔”。李商隐说:龙池赐酒敞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可见在当时人的心中,唐玄宗做事有多么不地道,不过他是皇帝,有话也只能肚子里说,否则就是大逆不道。

2、杨玉环多才多艺

杨玉环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这和冷冰冰的美人在一起截然不同。虽然体态丰腴,但史书上也记载着她是一位舞蹈高手,还精通胡旋舞,身段飘摇,翻跃如风,令人眼花缭乱。杨玉环自入宫以后,遵循封建的宫廷体制。

不过问朝廷政治,不插手权力之争,以自已的妩媚温顺及过人的音乐才华,受到玄宗的百般宠爱。李白说: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把杨玉环和赵飞燕相比,可见杨玉环的确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奇女子。

3、杨玉环太漂亮

唐玄宗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可以说是文武双全。根据《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史书记载,杨玉环原为唐玄宗的儿子寿王李瑁的王妃,唐玄宗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从儿子手中抢过来的。开元二十二年七月,李瑁与杨玉环一见钟情,在武惠妃的再三请求下,唐玄宗下诏册立杨玉环为寿王妃。

婚后,两人甜美异常,而这时唐玄宗并没有见到杨玉环。杨玉环天生丽质有一次,和宫女们一起到宫苑赏花,无意中碰着了含羞草,草的叶子立即卷了起来。宫女们都说这是杨玉环的美貌,使得花草自惭形秽,羞得抬不起头来。唐玄宗听说自己的儿媳妇有“羞花”的美貌,当然要看看,自然就魂不守舍。

4、唐玄宗此时孤独寂寞

唐玄宗最喜欢的女人是武惠妃,也就是杨玉环的婆母娘,这个女人性情乖巧,天资聪慧,本来是武则天的堂外孙女,受到连累,可因为会做人会来事,渐渐得到玄宗的喜爱。逐渐变成专宠专房,日夜陪侍在左右。玄宗对惠妃宠爱始终不衰,并且想立她为皇后。

御史潘好礼上疏表示武惠妃的远房叔公武三思与远房叔父武延秀都是干纪乱常之人,世人所共恶之;而且当时玄宗立的太子李瑛不是惠妃所生,但惠妃自己也有儿子,一旦以惠妃为皇后,恐怕她会基于私心而使太子的地位不安。

于是玄宗听从此话,没有立惠妃为皇后。不过骨子里对武惠妃很是宠爱。武惠妃死后,唐玄宗生活相当失意,追封她为皇后,谥号贞顺皇后。葬于长安以北40多公里的敬陵。此时什么样的女子,对他都提不起来精神。

十、唐玄宗到底最喜欢谁

据记载,武惠妃生前独得唐玄宗宠爱,而唐玄宗也有意立她为皇后,但是群众大臣极力发对。因为,武惠妃是武则天的孙侄女,大臣担心好不容易夺回来的李唐江山会再次落入武家人手中,所以极力反对。最终唐玄宗选择了妥协,但也宣布:此后后宫不再册立皇后。

而当武惠妃死后,唐玄宗册封她为贞顺皇后,并且以帝后的墓葬规格厚葬她,这就是长安区大兆乡庞留村陵墓的来由。武惠妃死后,唐玄宗终日郁郁寡欢,手下的人看到后也唏嘘不已。这时“千古贤宦第一人”的高力士出马了,他告诉唐玄宗,寿王妃杨玉环跟武惠妃不仅长很像,而且举手投足、气质也很接近,这后面的事儿就不用多说了。

作为武惠妃的替代者,杨玉环“三千宠爱在一身”,但最终也只是贵妃,而且还被唐玄宗赐死。爱一个人就要给你最好的,如果,我给不了你皇后的名份,那么,我也不会把这个名份给别人,这就是唐玄宗对武惠妃的爱情宣言。看到这,你还认为,唐玄宗最爱的是杨玉环吗?

十一、杨玉环离奇再嫁

传说杨玉环本不姓杨,而是姓叶,没有名字,别人都叫她小叶。小叶的父母很早就过世了,她后来被一个杂技班子收留。那时的小叶年龄不大,却生得肤白如雪,美艳绝伦,加上她人很聪明,技艺更是高人一筹,每当她出场,总能赢得观众如雷般的掌声。

1、嫁给寿王

小叶14岁那年,杂技班子带她来到蜀州,当地有一个名叫杨玄琰的大官一眼看上她,想法收她做了养女,给她取名杨玉环,还请来了家庭教师。教她琴棋书画,给她配了数十名丫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

转眼三年过去,杨玄琰暴露了当初收养杨玉环的真正目的,将她作为自己晋升的阶梯,献给了李瑁做妃子。杨玉环原以为嫁给这样一个男人,总算是有了终身依靠。可她哪里知道,一场灾难就要降临到她的头上呢?

2、被当赌注

原来,那李瑁好赌成性,长期沉湎于斗鸡之道,但技不如人,常常是赢得少,输得多。却说在这京城长安,有一家最大的斗鸡赌坊,名叫珍珠坊。珍珠坊的老板叫贾绰,他不仅心狠手辣,还特别好色。

尽管李瑁每次来他的赌坊斗鸡,都是假扮成一个普通赌客,但那姓贾的早暗地里了解到他的真实身份,也不知从他身上赚了多少钱财。他听说李瑁新娶了一位叫杨玉环的绝世美人,不由得心痒难熬。一心想把她搞到手。不过。贾绰也明白李瑁是何等身份。

弄不好脑袋搬家不说。还得被株连九族。为此,他想以赌来赢得美人归。有一天,李瑁又来到珍珠坊找贾绰斗鸡,贾绰突然向他提出,今天要赌就赌个新鲜刺激,一不赌钱,二不赌什么名人字画,专赌美人。他说他最近买了一个波斯美人,如果他输了,就将那波斯美人送给李瑁,又问李瑁身边有何美人与他赌。

李瑁不知是计,迅速派人回去将杨玉环接到珍珠坊,立下字据后即开始斗鸡。这次,那姓贾的存心夺得杨玉环,暗中早给那些鸡喂了亢奋药,又在鸡翅膀中撒了迷魂粉,一旦进入决斗,不论对方的鸡是如何厉害,都不堪一击。果然,一连数十个回合下来,李瑁的鸡便一败涂地。

他是一个十分看中脸面的人,不好食言,更不敢随意在这种场合说出自己的身份,只得丢下杨玉环,垂头丧气地溜了。看着到手的美人,贾绰真是乐不可支,当晚就要杨玉环和他同房,杨玉环深知不答应贾绰的要求是不行的,但她又实在不愿意委身于这样一个丑陋而恶毒的男人。

她灵机一动,说身体有病,要等半个月以后才能与他同房。贾绰哪里相信,就要上前拉扯,杨玉环冷不丁从贾绰身上抽出一柄佩刀,横在自己的脖子上:“你如果不答应我,我就死在你面前!”她这样做的用意是,那李瑁也许是一时糊涂,才做出这种事,说不定他回去后就会后悔,并正在想办法将她救出珍珠坊。

她是想拖延时间保全自己的贞洁。贾绰正好也不想硬逼美人就范,破坏兴致,眼下听她这么说,吓得直摇双手,一迭声道:“美人,我答应你,你放下刀,我依你就是!”

3、金蝉脱壳

谁知没过几天,杨玉环突然得到消息:李瑁在寿王府居然为她操办起丧事来了。杨玉环是何等聪明,面对李瑁的这一做法,她立即揣摩出其中的道道儿。伤心绝望之下,她决定想法自救,以逃出贾绰的魔掌。半个月的时间一眨眼就到了。这天,珍珠坊张灯结彩,华宴大开,贾绰为庆贺能与美人共度鱼水之欢,特地邀来一帮狐朋狗友。

酒至半酣,贾绰将身披一袭红衫的杨玉环带到众人面前,给人一一作了介绍。杨玉环道:“我想献上一支舞,给各位助助酒兴!”“行,行啊。”贾绰早听人说过杨玉环的舞姿在当今是举世无双的,竟乐得蹦起来,大声道:“美人,你就随便跳上一个吧,也让我和众人一饱眼福!”在座的人也都大声附和起来。

杨玉环缓展玉臂,轻启歌喉,开始载歌载舞,看得人眼花缭乱,意乱神迷。众人正看得两眼发直,蓦地,杨玉环身上的那一袭红衫突然化成一团火焰,噼噼啪啪地燃烧起来,且越烧越旺,她整个人被一团硕大的火球笼罩着。众人还没有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儿,那团火球轰然一声爆炸开来,散裂的火焰像无数的火鸟,流星一般向四面八方飞去。

那飞散开来的火焰很快熄灭了,但杨玉环却像一缕水蒸气,突然凭空蒸发掉了。贾绰立即意识到自己中了杨玉环的金蝉脱壳之计,连呼上当,叫手下人赶紧去追杨玉环。贾绰想得没错,杨玉环还真是用的金蝉脱壳计。原来,她早在杂技班里就学会了一种名叫“火焰舞”的舞蹈。

跳这种舞的时候,预先在红衫里藏一种特制的火药,到时将火药点燃,看上去整个人都化作了一团火球,其实那种火根本伤不了人。就在火球爆裂开来的时候,跳舞的人趁机隐退到幕后。杨玉环为了逃离珍珠坊,巧妙地利用了火焰舞,趁混乱之际迅速抽身而去。

杨玉环逃出珍珠坊,不敢怠慢,立即跑出长安城。可刚跑不远,她就听到从后面传来的人喊马嘶声,回头一看,正是贾绰派来的人。眼看他们越追越近,杨玉环急得大声呼救:“救命啊――”随即两眼一黑,昏倒在地……

4、飞上枝头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杨玉环悠悠醒过来,睁眼一看,发觉自己躺在床上,旁边坐着一个老头儿,正给她喂吃的东西。她一眼就认出那老头儿是谁了,吓得翻滚下床,就要磕头。老头儿不是别人,正是唐玄宗。杨玉环和李瑁成婚时,唐玄宗还亲手赏了她一个大红包,她想不到会在这儿遇上他。

原来,杨玉环在城郊外面就要被贾绰的人追上,恰巧碰上唐玄宗狩猎回来救了她。唐玄宗自然也认出了杨玉环,他不明白,李瑁不是说她已经得病暴亡了吗?她怎么还活着并遭人追赶呢?为了弄清原由,就将她带回了皇宫。此刻,唐玄宗见杨玉环醒了,就将心中的疑问提了出来。

这话正好触到了杨玉环的痛处,她不由失声痛哭,一边哭着,一边将自己的遭遇说了。唐玄宗一听勃然大怒,他想不到自己一向看好的儿子竟做出如此荒唐事,当即要传他来问个明白。杨玉环虽为一介女流,但也深知皇室尊严,这事一旦张扬开,难免引起朝廷议论,再说她对李瑁心已死,也不愿回到他身边去,就把自己的想法,直截了当地说了。

唐玄宗听了这才作罢。不过事后他没有放过贾绰,一道口谕,将珍珠坊封了,贾绰还被拖到法场砍了脑袋。经过这番挫折,杨玉环看破了世情,坚持要出家,唐玄宗就把她安排在太真宫内修行。闲时,他经常去看她。

不知是怎么一回事儿,两人接触时间长了,彼此竟相互爱上了,只是碍于各自的身份,不便捅破窗户纸。高力士看出了他俩的心思,向唐玄宗启奏道:“今天的杨玉环非昔日的寿王妃,众人皆知,昔日的寿王妃已死,皇上要娶的只是一个同名同姓的杨玉环而已!”唐玄宗这才下旨要纳杨玉环为妃。

总结:其实历史上对于杨玉环的评价,诋毁的比正面评价多,这也就是为什么杨玉环虽然是中国四大美女之一,但是却没有得到太多的遗存,不过这也是其悲剧结果所导致的。

共有585阅 / 0我要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吧返回顶部

!评论内容需包含中文


请勾选本项再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