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时候出家人有“过午不食”的说法,现在西方人也在流行间歇性节食。一份临床研究证明了这种进食方式对人体至少有三方面益处。
间歇性节食就是在某个时间段内集中摄取食物,而在这个时间段之外不进食。比如限制每天在上午8点至下午2点之间正常吃东西,其它时间禁食。
这种进食规律已证明有一定减重的效果。人们都以为是吃东西的时间短了,减少了卡路里的摄入所致。但是近期发表在Obesity杂志上的研究发现,其实和摄入的卡路里没有关系,是这种进食方式在一段时间后导致胃口下降所致。
这份研究的主要作者美国阿拉巴马大学(University of Alabama)的Courtney Peterson告诉在线新闻网Inverse,“在人类临床研究中,我们发现它的三方面益处。”
饥饿感降低
这项研究发现间歇性节食一个显着的特点是,参与者的饱腹感增加、饥饿感和食欲降低。
研究人员提取参与者的血液检验。发现在节食期间,他们血液中的胃饥饿素(ghrelin)明显减少。胃饥饿素是人们饥饿时身体分泌的一种激素,提醒人体进食。
进食时间段的选择
另外,他们还发现进食时间段的选择也很重要。研究者认为,生理时钟也有昼夜之分,在“生理白昼”时段进食,身体对脂肪的分解更有效。
研究者称,这一发现也能解释为什么选择在“生理夜晚”时段进食的老鼠,和上夜班的人容易发胖。
“我们认为每天较长的禁食时间,将给予人体充分的时间进入‘脂肪库’提取脂肪并燃脂。”Peterson说:“人体每次禁食至少12-24小时,身体将达到最有效的燃脂状态。”
提升代谢灵活性
这份研究还发现,间歇性节食能提升人体“代谢灵活性”。Peterson说,代谢灵活性指的是人体在不同能量源,如碳水化物、蛋白质和脂肪之间切换的能力。这份研究显示,提升代谢灵活性有助于减重和降低II型糖尿病风险。
最后,Peterson提醒人们慎重采用他们研究中一天只在6小时内进食的做法,“在现实中,我们建议每周拿出5~6天,每天限制在8~10小时之内进食,这可能比较实际。”
!评论内容需包含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