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于性观念较保守,甚至认为淫欲是祸害来源,因此女性必须洁身自爱,古时还会建贞孝节烈牌坊,用于表扬女性守节守孝行为,不过其实在上古时期,人们对性没有这么保守,他们甚至靠男女交合的方式求丰收、祈雨。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宏杰在社群平台表示,汉民族对于性观念较为保守,甚至将性事视为禁忌,同时也伴随对性的制度,西周时期,古代汉人就意识到近亲结婚的问题,在《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指夫妻之间不能同姓氏,若同姓就有可能拥有同一个祖先。
随着父系思想的纯熟,古代对女性的性自由越来越约束,在《礼记·内则》曾写道,“男不言内,女不言外。非祭非丧,不相授器。其相授,则女受以篚,其无篚则皆坐奠之而后取之。外内不共井,不共湢浴,不通寝席,不通乞假,男女不通衣裳,内言不出,外言不入。”指男人主外,不问闺房之事,女人主内,不打扰丈夫工作,严格对两性进行规范,并倡导男尊女卑的概念,但并未歧视女性,也不认为性是罪大恶极。
而在《诗经·小雅·甫田》也写到,“我田既臧,农夫之庆。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其中的“田祖”,一般认为是男根,而“御田祖”就是插秧播种时,男女需在田边交合,作为一种祭祀仪式,另外,《诗经》还有许多描述男女情爱的诗句,例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野有死麋,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等,可见当时人们对男女观念与性事并不保守。
不仅如此,性行为还被古人还用于祈雨,汉朝时西汉著名的政治家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写到,“四时皆以庚子之日,令吏民夫妇皆偶处。凡求雨之大体,丈夫欲藏匿,女子欲和而乐”,指当时的朝廷命令百姓在求雨那天,夫妻一定要居住在一起,可见汉朝时仍以命令方式,要求百姓进行房事祈雨,但从汉代开始,性事渐渐趋于保守,宋代更是提倡禁欲主义,甚至将性视为罪恶。
不过宋朝初期其实仍很开放,由于商品经济发展达颠峰,使社会风气非常放纵,影响女性的生活和思想,因此当时女性较开放,但到宋朝中期,以程颐、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改变学术思想及风俗制度,《二程全书·遗书二十二》记载,“又问:或有孤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説。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指女性贫困饿死是小事,但失节是大事,足以见得,古代女性的贞节比生命还重要,此思想也影响日后各个朝代。
!评论内容需包含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