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 年 6 月 30 日,一颗小行星摧毁西伯利亚通古斯河(Podkamennaya Tunguska River)附近偏远、人烟稀少约 2,150 平方公里 8,000 万棵树,称为通古斯事件(Tunguska Event)。爆炸威力约等于 1 千万至 1.5 千万吨 TNT 炸药,与 1954 年喝彩城堡(Castle Bravo)核弹试验规模相似,是史上最大小行星撞击事件,然而没人发现小行星碎片或撞击地点。
目击者报告:天空一分为二,森林北方天空似乎全被火光覆盖。
普遍理论是这颗小行星形成切科湖(Lake Cheko),是距离爆炸震央约8公里的淡水湖,宽约500米,深约54米。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研究主任加斯佩里尼(Luca Gasperini)表示:切科湖的锥形形状和深度类似撞击坑。研究团队2012年研究成果发表于《Geochemistry, Geophysics, Geosystems》期刊,估计湖底沉积物累积了100年,湖底树木证据表明湖泊区域原为森林。
然而,2017年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罗戈津(Denis Rogozin)领导的研究员分析,湖泊沉积物至少有280~390年历史,比通古斯事件早。
《Doklady Earth Sciences》期刊新研究,罗戈津研究团队提供更多证据驳斥切科湖是通古斯小行星撞击地点的观点。之前许多研究人员认为切科湖不寻常的圆锥形状独一无二,使小行星形成切科湖的假设更重要。但罗戈津研究团队分析附近Zapovednoye和Peyungda两个湖泊,距离疑似撞击地点分别为50公里和60公里,两者都是圆锥形。
但加斯佩里尼(Gasperini)表示:湖泊圆锥形并不是切科湖是因通古斯事件形成的唯一证据。2018年arxiv论文,加斯佩里尼和团队假设通古斯事件是由一颗结构脆弱的“碎石堆”小行星造成,小行星分裂成两块,一块宽约60米,另一块宽约6~10米,较小块撞击地球,形成切科湖。
团队在湖底发现一个10米宽的异常现象,可能是小行星的剩余碎片。钻取岩芯可测试异常成分证实假设,但因俄乌战争,加斯佩里尼团队无法重访该地。
这颗小行星可能发生了什么事?
如果切科湖不是因通古斯陨石坑形成,那一个多世纪前引发熊熊火光的小行星又是怎么回事?2020年《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期刊论文表示:一颗大型铁质小行星穿过地球大气层,然后没有破碎下离开地球。研究团队表示,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没发现小行星碎片。
4月arxiv另一篇论文提出了另一个假设:这颗小行星分裂并散落。虽然许多碎片经过大气层时就燃烧殆尽,但有些碎片可能会幸存并四处散落。论文表明,小行星碎片可能位于震央西北约16~19公里处,泥土和植被可能使痕迹消失无踪。
!评论内容需包含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