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高挂天际的太阳,实际尺寸比过去计算结果还小。两名天文学家组成的团队新证据表明,太阳半径比以往分析还要小百分之几,听起来没什么,但可能大幅影响科学家理解太阳的方式。
地球沐浴在太阳光芒中 46 亿年,但科学家仍不确定太阳到底有多大,毕竟测量太阳不太容易。
以前研究通常于日食期间透过测量光球层描绘太阳轮廓,同时揭示原本看不见的恒星日冕,这些方法显示太阳直径约 1,390,000 公里,周长约 4,368,000 公里。
日震学领域(透过太阳表面振动研究太阳内部),研究员利用称为 f 模式频率的波更准确测量太阳大小。
现在,剑桥大学、东京大学天文物理学家团队透过 p 模式频率波测量太阳半径,证实太阳尺寸比过去研究还小。
科学家形容 p 波就像肚子咕咕叫,共鸣声揭露太阳内部变化的压力波动,与其他振荡声波相比,p 模式振荡对太阳内部可更稳健动态观察。
我们也可将太阳想象成被许多微小沙粒敲击的钟,所有撞击骚动都会产生数百万个振荡声波,让科学家远端测量。
一些天文学家认为 f 波测量结果不完全可靠,因没有延伸到太阳光球边缘,P 模式更精准,因不易受太阳对流边界层磁场和湍流影响。
新测量结果只比光球测量小百分之几,看起来不多,但我们面对太阳大小的物体,这种微小差异也可能产生巨大影响,错误半径会导致科学家对太阳某层运作方式有不同结论,因此探索太阳时,有准确尺寸数据至关重要。
研究成果 10 月中发表于论文预印本《arXiv》网站。
!评论内容需包含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