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环球解密(点击复制)微信
当前位置: 未解之谜网 > 技术创新 > 值得一提:平行线的神话

值得一提:平行线的神话

2017-3-9 未解之谜网

公元前六世纪,东西方各诞生了一位传奇人物,两人的生平有如相隔五千公里的平行线。在时间的方向,这两条平行线延伸七、八十年,起点与终点都相当接近。
除此之外,他们还有许多类似之处:
都是“宗教”领袖,都有众多弟子追随。
都有颇具神秘色彩的传说。
都相信轮回转世,也都(因而)提倡素食。
对宇宙与人生都有一套完整的学说。
在离世后影响力都有增无减,持续至今。
以两人的名义传世的学说,大多跟他们没有直接关系。
他们的全名,分别是“悉达多‧乔达摩”与“萨摩斯的毕达哥拉斯”。
如果你对这两个名字感到陌生,或许是因为通常我们称前者为释迦牟尼,后者为毕氏──万一你对毕氏也没什么印象,至少该记得“毕氏定理”吧。
●喔,原来是那个毕氏
需要复习一下毕氏定理吗?如果不必,就让我们继续谈下去。
如果你和大多数人一样,以为毕氏定理当然是毕氏发现的,那么从现在起,请在心中对这个说法打一个大问号!
因为至今为止,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毕氏研究过这个定理。原因很简单,刚才已经说过:以他的名义传世的学说,大多跟他本人没有直接关系。
或许你会追问,据说毕氏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大概只有欧几里得与阿基米德能跟他相提并论,所以即便毕氏定理与他无关,他还是有不少数学成就吧?
随便查查数学史,很容易找到这类的佐证。比方说,很多文献都记载着毕氏极度热爱整数(严格说是正整数,以下皆同),因此对“数论”这门数学贡献颇多。然而这样的说法越来越受质疑,因为那些成就很可能也是他的徒子徒孙所追赠的。
总而言之,在可靠的史料中,谁也没找到过毕氏从事数学研究的纪录。所以就连毕氏是数学家这个说法,我们也必须半信半疑。但是煺一万步来讲,若说他是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那就不会有人反对了。
●比较神话学
至于毕氏的其他传说,又有哪些是可信的呢?比方说,他真是阿波罗的儿子吗?他身旁真有光晕环绕吗?他真的在狗儿身上看到过亡友的灵魂吗?
其实这是不必回答的问题。正如根据传说,释迦牟尼出生之后,不但立刻就会走路,还能宣示“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从理性而非宗教的角度,你愿意相信这些神迹吗?
另一方面,如果摘去宗教的面纱,释迦牟尼仍有许多可信的事迹,包括他修道、悟道、传道,以及组织僧团的过程,乃至于以八十高龄圆寂,件件皆是有史可考。
同理,我们大致能够确定毕氏早年曾四处游学,中年定居于意大利半岛的克罗顿,在那里组织了一个相当神秘的团体。这个团体介于秘密结社与神秘教派之间,所以一切对外保密,外人无法一窥堂奥。而毕氏在讲学时,则一向是口耳相传不立文字,更不编写任何“讲义”,正因为如此,他本人并没有任何着作传世。
刚才说过,毕氏在世时是一位“宗教”领袖──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通常在文献中,毕氏的学说被称为“毕氏主义”,他所领导的团体则被称为“毕氏学派”,因而宗教色彩比较不明显。

19世纪的想像画:毕氏率领徒众迎接日出
无独有偶,释迦牟尼生前所宣扬的教义,也和一般的宗教大异其趣。最明显的证据就是“神”在正统佛教中根本不存在,而“佛”也只是悟道者的尊称罢了。
然而,随着佛教的发展与茁壮,释迦牟尼“佛”的地位越来越高,最后居然和法力无边的阿弥陀佛及弥勒佛平起平坐。与此同时,这类纯属虚构的诸天神佛则越来越多,而这正是大乘佛教有别于原始佛教之处。
话又说回来,虽然大乘佛教是后人的发明,跟释迦牟尼没有直接关系,然而就世界文化史而言,大乘佛教的教义与经典仍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在哲学层次上不但超越原始佛教,甚至凌驾于南传佛教(亦即俗称的小乘佛教)之上。
●毕氏学派的学术遗产
类似的情况也曾发生于古希腊。毕氏学派所留下的文化遗产,经由亚里斯多德等人的整理爬梳,从中凝炼出几门褪尽神秘色彩的科学,包括几何学(最有名的就是“毕氏定理”)、算术学(主要是关于整数的规律)、天文学(有可能是“地圆说”的发源地)以及音律学(“和谐音程”的相关理论是其代表作)。
由于毕氏学派对整数有着盲目的信仰与崇拜,因此在上述几门科学中,处处可见整数的身影。例如根据毕氏定理,任何直角三角形的边长都满足a2+b2=c2这个关系,但是毕氏学派特别青睐(a, b, c)皆为整数的情形,例如(3, 4, 5), (5, 12, 13)等。甚至在音律学中,他们也独具慧眼,使用整数来创造所有的音程(即后世所谓的“毕氏音程”)。更有趣的是,这些学者甚至将这套和谐理论用于天文学,试图解释地心宇宙的结构。
另一方面,毕氏学派的非理性部分则被另一批人发扬光大。例如“整数足以解释万事万物”这个信仰,就发展成了最早的“数秘学”(Numerology)。
“数秘学”并不能和“数字迷信”画上等号,后者只是单纯地相信某些数目关乎吉凶,而数秘学则有一套繁复的理论与公式,很容易令人肃然起敬。事实上,数秘学和占星学一样,都是披着科学外衣的玄学,也就是俗称的伪科学。(请想想,中文姓名学的笔划计算公式算不算“数秘学”?)
就正伪观点而言,“数秘学”与“数论”的关系正如“占星学”与“天文学”的关系。不同的是,前者在古希腊时代便已分道扬镖,后者直到十七世纪还纠缠不清,例如鼎鼎大名的克卜勒就兼有“天文学家”与“占星学家”的双重身份。

15世纪的想像画:毕氏进行音程研究
●值得一提的传说
虽然本文一再强调,关于毕氏的生平,可信的史料少之又少。但有些传说即便并非史实,也是颇具启发性和教育意义的“科学故事”。正如《伊索寓言》即便绝非真人真事,也是颇具启发性和教育意义的“道德故事”。
关于“毕氏音程”的传说就是很好的例子。话说毕氏某天经过一间打铁舖,听到打铁声竟然相当悦耳,便好奇心大发,当场做起研究。由于他聪明绝顶,很快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原来四名铁匠所用的锤子,重量分别是6, 8, 9, 12(斤)──简单整数比!于是他赶紧冲回家,改用琴弦来做实验,很快就归纳出类似的规律:只要两条琴弦的长度成简单整数比,例如4:3, 3:2, 2:1,发出的声音就会和谐悦耳。用现代术语来说,这三组音程分别是完全四度(相差5个半音)、完全五度(相差7个半音)以及完全八度(相差12个半音)。
另一个传说则相当悲惨,好在真的只是传说而已。话说由于毕氏坚信整数威力无穷,因此当某位弟子在“毕氏定理”中发现一个整数无法描述的现象,毕氏无法接受这个邪恶的事实,索性下令把他丢到大海淹死了。
那位倒楣的弟子到底发现了什么,竟然无端惹来杀身之祸?在揭晓谜底之前,我们要先做点准备工作。
毕氏认为整数能够解释一切、代表一切,这个“一切”当然包括所有的分数,例如2/3虽然不是整数,却是两个整数相除的结果。毕氏(学派)认为一旦如此扩大解释,就能把天地间所有的数包括在内。换成几何的说法,就是任何线段的长度都能用整数或分数来表示。
不料,那位弟子居然发现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个边长中,至少有一个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比方说,如果两腰的长度是1,那么斜边就是√2=1.41421…,当然不能表示为整数除以整数。所以对于现代读者来说,这样的谜底恐怕有点反高潮。
因此之故,这个故事最好稍加改写,比方说加上一个结尾:处死那位弟子之后,毕氏冷静下来,感到后悔不已,为了提醒自己别再失去理智,遂将√2命名为无理数。
这个结尾纯属虚构,请大家千万别相信!至于“无理数”到底是怎么来的,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共有710阅 / 0我要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吧返回顶部

!评论内容需包含中文


请勾选本项再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