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solved Mysteries
当前位置: 未解之谜网 > 未解之谜 > 恒星巨无霸是如何形成的

恒星巨无霸是如何形成的

2014-7-5 未解之谜网

 在2010年以前,科学家观察到的最大的恒星,其质量也就是大约150个太阳质量,这个记录在天文学界已经保留了许久,于是,科学家认为,宇宙没有比150个太阳质量更重的恒星了,因为更重的话,也就是质量更大的恒星会在其引力作用下急速塌缩,引力能转变成热能,导致恒星内部的温度急剧升高到10亿摄氏度以上,由此引发剧烈核反应,释放巨大的能量,把恒星本身直接就给崩解了。

即使不会崩解的话,如果根据英国物理学家爱丁顿的光度极限理论,光辐射对物质总是有一种向外的光压作用,如果物体散发的光太强烈了,超过了某种物质承受的极限,光辐射就会把组成物质分子的电子给带走了,留下正电荷,持续下去,物质就会带上大量正电荷,形成方向由中心向外的强大电场,这电场增强到一定程度,正电荷也在电场作用下飞离了物体。这样,物质就在强烈的光辐射下分解了。而不同物质能够承受光辐射的能力不同。

爱丁顿的光度极限理论已经在类星体身上被证实了,星体喷出的喷流就是星体在强大的光压下抛出的物质形成的。同理,一颗质量巨大的恒星同样会快速抛出物质。爱丁顿理论还有个计算公式,根据这个公式计算,质量超过150个太阳质量的恒星也不会存在。

但震惊天文学界的是,2010年,科学家在银河系附近的一个星系——大麦哲伦星云中,竟然观察到了比300个太阳质量可能还要大的恒星巨无霸R136a1!大麦哲伦星云有个活跃的恒星生产基地,这个基地方圆1000光年那么大,恒星巨无霸就产生于那里。

对此,天文学家都缄口了,没人能解释这些星是如何形成的。

宇宙中如何会出现这样的巨型怪物?支持爱丁顿光度极限的科学家认为,这样一颗星应该是两颗巨大恒星合并形成的,这颗星的前身是两颗相互环绕的双星,由于它们位于恒星比较密集的星团中,很容易受周围恒星的影响,导致两颗星相互环绕的轨道越来越扁,变成了细长的椭圆形轨道,于是两颗星的距离忽远忽近,最终导致两颗星在距离最接近的时候撞到一起,合并成了一颗巨大的恒星。

更多科学家认为,影响恒星大小的因素很多,不是简单的爱丁顿光度极限能限制得了的,例如一个物体表面是多孔结构的话,散热散光就容易,物体就不容易被光辐射解体;对于恒星来说,如果恒星表面对流很强烈,光子向外散发相对比较顺利,恒星的质量就很可能会超重。

另外,恒星表面还容易形成一种光泡泡的结构。在恒星外层大气中,当光压超过气体压力的时候,就会形成气体密度相对比较低的区域,这种区域就像一个巨大的泡泡一样,不断上浮到恒星大气层表面,这容易理解,这与密度比空气小的氢气球会在地球大气层中上浮是一样的道理。但泡泡内部的光辐射却比周围都强,于是叫光泡泡,光泡泡起到了快速向外传递光子的作用。因此,具有光泡泡结构的恒星,很可能就不会受爱丁顿光度极限影响,从而会超重。

看来对于恒星,我们还了解得还不够多,恒星巨无霸的发现对于天文学界来说,很有意义。

共有466阅 / 0我要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吧返回顶部

!评论内容需包含中文


请勾选本项再提交评论